晨曦穿透山涧的薄雾,洒在我身上,暖洋洋的。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只觉浑身通透,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洗涤一空。怀揣着希望,前路便不再是负担,而是充满未知趣味的旅程。
我没有特定的目的地,信步由缰,遵循着内心的指引和赊刀人的缘法。翻过几座山岭,眼前的景象逐渐开阔,出现了成片的稻田和散落的村舍。我已离开了西北的荒凉,进入了山清水秀的江南地界。
沿着乡间土路行走,时值晌午,远处一个临河的小村庄升起袅袅炊烟。村口一棵大樟树下,几个老人正在下棋闲聊,几个孩童追逐打闹,一派安宁景象。
我放缓脚步,走近村庄。这种平静的乡村通常没什么“大事”,但赊刀人的缘,有时就藏在细微之处。
我的目光扫过村口的一户人家,眉头微微一动。这户人家的房子看起来还算整齐,但房顶的瓦片似乎新旧不一,像是近期修补过。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一股极其微弱、却萦绕不散的晦气,并非阴邪作祟,更像是……运势上的低迷,诸事不顺的那种感觉。
我走到樟树下,对着几位老人稽首行礼:“几位老丈请了,贫道路过宝地,讨碗水喝。”
老人们停下棋局,好奇地打量我。一个精神矍铄的白须老者笑道:“道长客气了,出门在外,一碗水算什么。二狗,去给道长舀碗水来。”一个半大的孩子应声跑回家去。
我道谢后,似随意地问道:“看村中安居乐业,真是福地。只是方才见那户人家房顶似有新瓦,可是近日遭了风雨?”
白须老者叹了口气:“道长好眼力。那是村东头老赵家。唉,说起来老赵家今年也不知冲撞了哪路太岁,真是流年不利。先是开春老赵耕田伤了脚,养了三个月才好;接着他家儿媳妇生娃难产,好不容易大小平安,又赶上粮价跌;前些日子一场怪风,偏偏把他家房顶掀了一片,砸坏了屋里不少家伙事……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其他老人也纷纷附和,言语间多为惋惜。
这时,那叫二狗的孩子端着一碗清水跑来。我接过水,谢过孩子,慢慢喝着,心中已然有数。这并非风水问题,也非邪祟作怪,而是典型的家运低迷,时运不济,导致阳气衰弱,容易招惹晦气,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种情况,寻常道士或许会做法事转运转,但治标不治本。而我,有更简单直接的方法。
我喝完水,将碗还给二狗,然后从身后的刀袋里,取出了一把小巧玲珑、刀身雪亮、柄上缠着红绳的剪刀。
在几位老人疑惑的目光中,我走到老赵家院门外(并未进去),将剪刀轻轻放在门口的一块青石上,朗声道:
“赊刀之契,今日立下。此剪刀赊与赵家,价银三元。预言:三日之内,家宅安宁,否极泰来。若应验,三元刀钱,有缘再取。若不验,分文不取,此剪刀白送。”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小院内外。
院子里正在修补农具的一个黝黑汉子(想必就是老赵)和一个面带愁容的妇人愕然抬头看来,树下的老人们也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我微微一笑,不再多言,对着众人稽首一礼,转身飘然离去。
走出村子不远,我还能听到身后传来的隐约议论声。他们或许觉得我这道士莫名其妙,但那把剪刀,并非普通之物。我在取出时,已暗中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纯阳之气注入其中,更以赊刀契约的形式,借了一丝此地的人道愿力附着其上。
这把剪刀放在门口,就如同一个小小的“镇物”,能斩断缠绕的晦气,稳固家宅阳气。虽然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惊天动地,但足以在潜移默化中扭转那微妙的运势,让他们家接下来遇到的磕绊少一些,顺利一些。所谓“否极泰来”,并非我凭空赐福,只是帮他们拨开那层晦暗,让他们自身的努力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便是赊刀人于细微处的功夫。
离开小村,我又行了两日。这一日,来到一座繁华的古镇。虽然现在是21世纪的新时代,但这古镇依水而建,石桥纵横,舟船往来,商铺林立,甚是热闹,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江南。
我在镇上找了家临河的茶馆,点了壶碧螺春,一碟茴香豆,悠闲地看着窗外小桥流水,人来人往。
忽然,茶馆里一阵骚动,不少人涌向窗边看向河面。我也顺着目光看去,只见河中央,一条装饰精美的画舫似乎失去了控制,正在水面上打横,船夫和一名保安模样的人拼命撑篙也无法稳住,眼看就要撞上旁边的石桥桥墩!画舫上隐约传来女子的惊呼声。
岸上的人惊呼连连,却束手无策。
我眉头微皱,看出那画舫并非简单的失控,船底水下似乎有一股暗流在作怪,那暗流中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水族精怪的妖气!看来是有什么小精怪在戏弄船只。
光天化日,竟敢如此胡闹。
我端起茶杯,手指蘸了点茶水,对着窗外那画舫下方的水面,屈指一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阴阳先生之赊刀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阴阳先生之赊刀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