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章应是第二卷133章,发错了,又不能修改,给读者说声抱歉!)
离开狼头山区域,我心中的目标更加明确——极西之地,归墟之眼。但前路漫漫,不知其几万里也。我压下急切的心情,谨记师父教诲:赊刀游历,亦是修行。或许在这万丈红尘中,藏着更多意想不到的机缘。
我依旧背着那个略显破旧的军用挎包,里面各式刀具叮当作响,成了我行走尘世的独特标识。雷击桃木剑负于身后,道袍随风轻扬,一路向西。
数日后,我沿着一条逐渐干涸的河道行走,两岸的景象愈发荒凉。黄土裸露,植被稀疏,风吹过,卷起漫天沙尘。空气中的水汽变得极其稀薄,与之前百花谷、狼头山的充沛灵气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沿途打听,前方应该有一个叫做“苦水铺”的小镇,是这片区域最后一个能补充饮水的地方。
又行了大半日,终于在黄昏时分,看到了远处一片低矮的土坯房舍,稀稀拉拉地聚在一起,仿佛随时会被风沙淹没。镇口歪歪扭扭立着一根木杆,上面挂着一块被风沙侵蚀得看不清字迹的木牌,想必就是“苦水铺”了。
走进镇子,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扑面而来。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偶尔有村民透过门缝警惕地向外张望,眼神麻木而疲惫。镇子中央有一口巨大的水井,井口围着石栏,但旁边却不见打水的人,只有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蹲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井口。
这里的情况很不对劲。
我走到那口大井旁,朝里望去。井水很深,水面却浑浊不堪,散发着一股难以形容的、苦涩中带着一丝腥臭的味道。这就是“苦水”之名的由来?但这水中似乎还夹杂着别的什么东西……一种微弱的、令人不适的死寂之气。
“小道长,莫喝那水!”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我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拄着拐杖、满脸皱纹如同风干核桃的老者,从一个土屋里颤巍巍地走出来。
“老人家,这水怎么了?”我上前扶了他一把。
老者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愁苦:“这井水……不能喝了啊!喝了要生病,浑身无力,上吐下泻,老人孩子扛不住,已经……已经走了好几个了……”
“怎么会这样?是干旱导致的吗?”我皱眉问道。
“不只是旱……”老者摇头,压低了声音,“是井里……井里来了‘东西’!”
“东西?”我心中一动。
“唉……大概是两个月前吧,井水就开始变味,后来就有人生病。请了郎中来瞧,也瞧不出啥毛病。后来有个胆大的后生晚上偷偷去井边看,说是看到井里有……有黑乎乎的影子在动!还有……还有像头发丝一样的东西飘上来!”老者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打那以后,就没人敢喝这井里的水了。现在全镇就靠以前攒下的一点雨水和偶尔路过的好心商队分点水过日子……可这老天爷不下雨,商队也越来越少……再这么下去,我们苦水铺……怕是要变成死铺了……”
井中有邪物?污染水源?
我走到井边,再次仔细感知。那股死寂之气确实是从井底深处弥漫上来的,还夹杂着一种阴冷的怨念。看来,并非简单的水质问题。
“镇上没有试着请人来看看吗?”我问道。
“请了……”老者苦笑,“凑钱请了个游方的和尚来做法事,那和尚绕着井念了半天经,最后说井里怨气太重,他道行不够,吓得连夜跑了……我们这穷地方,再也请不起高人了……”
看来,这又是我赊刀人该结的“缘”了。
“老人家,贫道或许可以一试。”我开口道。
老者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我:“道……道长?您……您真有办法?”
“需得看过才知道。”我没有把话说满。
就在这时,几个听到动静的村民也小心翼翼地围了过来,听到我说可能能解决井的问题,顿时激动起来,但又看到我如此年轻,脸上不免带着疑虑。
“各位乡亲,”我朗声道,“贫道齐振华,游方至此,略通一些驱邪净水之法。今日愿尝试为苦水铺解决此患。”
“道长需要什么?我们……我们尽力去准备!”一个看起来像是村长模样的中年男人激动地说道。
“不必准备什么。”我摇摇头,从身后的军用挎包里,取出了一把厚背薄刃、看起来十分锋利的切菜刀。这把刀寒光闪闪,带着一股斩切一切的锐利之气。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我走到井边,将菜刀平举于胸前,声音清越,如同立誓:
“赊刀之契,今日立下。此刀赊与苦水铺,价银二十元。预言:此井之水,三日之内,由苦转甘,清澈见底,饮之无恙。若应验,二十元刀钱,来年今日或以后,我自来取。若不验,分文不取,此刀白送!”
立下刀契,既是为了了结因果,也是借此仪式,汇聚一丝此地残存的人道愿力,增强我接下来法术的效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阴阳先生之赊刀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阴阳先生之赊刀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