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的日子,像一口忘了放盐的汤,平淡地冒着温吞的热气。自从在钱广博那里碰壁之后,林正沉寂了下来。他不再抱着那份“人民战争”的方案四处游说,每天按时上下班,处理着信访办那些鸡零狗碎的琐事。帮东村的王大妈写一封给她儿子的信,听西村的李二叔抱怨邻居家的鸡过界吃了他的白菜。
同事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看死人”,变成了“看一个已经认命的活人”。那种带着些许怜悯的目光,比纯粹的嘲讽更让人不舒服。牛建国偶尔路过信访办,会从门缝里朝他投来一个轻蔑的笑容,仿佛在说:看,愣头青,撞了南墙,知道疼了吧?
林正对这一切都视若无睹。他的平静,不是放弃,而是在等待。像一只潜伏在草丛里的猫,收敛了所有的爪牙,只为等待那个最合适的、可以一击致命的时机。
他在等风来。
这天下午,党政办的打印机又坏了,王海主任扯着嗓子喊,让各办公室匀一台能用的过去应急。林正正好要去党政办送一份信访周报,便主动将自己办公室那台老掉牙但还能喘气的打印机抱了过去。
党政办里人来人往,电话铃声和键盘敲击声混成一片,像个热闹的集市。王海正对着一份文件发愁,看到林正,像是看到了救星:“小林,来得正好!这份文件急着要,你帮我复印三十份,要快!”
“好的,王主任。”林正接过文件。
那是一份红头文件,最上面一行黑体大字印着——《关于省扶贫工作调研组赴基层考察的通知》。
林正的心,猛地漏跳了一拍。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复印机前,将文件放好,设定了份数。复印机发出“嗡嗡”的轰鸣,一张张带着油墨热气的纸张从出纸口滑出。他的眼睛盯着那份原件,大脑却在以惊人的速度运转。
“调研组组长:赵立东(省扶贫办副主任)……”
“调研路线:……青云镇(重点抽查乡镇)……”
“调研时间:本周五,上午九点。”
今天是周三。也就是说,只剩下一天半的时间。
他的指尖有些发凉。他找到了那扇窗,那扇在政策汇编里找到的、通往省里的“特别呈报”的窗。可他一直不知道这扇窗什么时候会打开,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现在,这扇窗不仅打开了,还带着一股强劲的风,直接吹到了他的面前。
“发什么呆呢?快点!”王海在一旁催促道,他正忙着给各个村的书记打电话,通知他们准备迎检材料,语气里满是“天塌下来了”的紧张。
“哦,好。”林正回过神,加快了动作。
办公室里乱成一锅粥。有人忙着打扫卫生,有人在电脑上疯狂地编造数据,试图把一个贫困镇包装成小康示范区。王海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唾沫横飞地指导着村干部们:“路边那些破猪圈赶紧用布盖起来!村口那几家特别困难的,这两天千万别让他们出门!还有,把村委会的墙重新刷一遍,标语要大,要红!”
整个镇政府,像一台生了锈的机器,突然被注入了过量的润滑油,开始以一种夸张而滑稽的速度疯狂运转起来。所有人都围着这次“省里来的调研”团团转,但他们关注的,是如何把面子工程做到极致,如何把那些刺眼的贫穷和落后,巧妙地藏起来。
没有人,真正关心调研组下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林正把复印好的文件整整齐齐地码好,交到王海手上。王海看都没看他一眼,抓起文件就冲进了钱广博的办公室。
林正默默地抱起自己的那台老打印机,转身离开。他走在喧闹的走廊里,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变成了慢动作。那些慌张的面孔,那些虚伪的电话,那些为了应付检查而上演的闹剧,在他看来,都显得那么可笑,又那么可悲。
他回到自己的孤岛——信访办。关上门,世界瞬间安静了。
他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树叶在夏末的阳光下,绿得有些疲惫。他知道,这或许是他唯一的机会。一个能把落鹰山村的苦难,直接捅到天上去的机会。
可要怎么做?
他只是一个信访办的小小科员,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周五那天,省里的领导下来,身边必然围满了镇里、县里的各级官员,像众星捧月一般。钱广博和牛建国会像两尊门神,挡在最前面。他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贸然冲上去递材料?只怕材料还没递出去,人就已经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的上访群众给控制起来了。到那时,他不仅帮不了落鹰山村,还会给自己扣上一顶“破坏公务、越级上访”的大帽子,政治生命当场宣告结束。
风险巨大,近乎于一场豪赌。赌输了,万劫不复。
可如果不赌呢?
他眼前又浮现出那浑浊的水,那双干裂的手,那些渴望的眼神。他想起系统面板上那句冰冷又温暖的话:【金钱有价,民心无价。只要有决心,民心会为你开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亨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