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清晨,食堂。
今天苏砚吃得格外快,心里惦记着那个符箓测试任务。“我上午去符箓工坊。”他喝完最后一口粥,对其他人说。
“祝你好运,苏哥,别被炸成黑脸。”钱多多一如既往地“祝福”道。石磊和叶小雨也表达了简单的关心。
---
符箓工坊位于学院教学区的东侧,是一座充满了灵能波动的建筑。
苏砚按照指示找到第七实验室,敲门进入。
实验室内部宽敞,排列着数张长条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绘符工具、灵墨、空白符纸以及一些苏砚看不懂的精密测量仪器。
空气中弥漫着朱砂、灵矿粉和特殊墨水的混合气味。
已经有几个学员在了,大多是乙字班的,看到他这个生面孔以及身上丙字班的标识,都投来略带诧异的目光。
负责实验室的是一位戴着单片水晶镜片、表情严肃的男助教,名叫吴桐。他检查了苏砚的任务接取信息,眉头微皱:“丙字班?灵力稳定性测试要求不低,虽然有抗性要求,但反噬风险依然存在,确定要参与?”
“我确定,助教。”苏砚平静地回答。
吴助教不再多言,递给他一叠特制的“微光符”半成品和一块记录玉简:“任务很简单,向符箓内注入灵力,从最低输出阈值开始,逐步提升,记录每个强度节点下符箓激发后的亮度峰值和持续时间,直到符箓承受不住灵力冲击自毁为止。
记录务必准确。
注意感知灵力反馈,一旦感觉不适立刻停止。
每次测试间隔十分钟,让经脉休息。完成十组有效数据,奖励25学分。“
苏砚接过符箓和玉简,找了个空位坐下。他拿起一张“微光符”,符纸质地特殊,上面的朱砂纹路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显然是特意留出供测试者注入灵力的接口。
苏砚深吸一口气,调动起体内那微薄得可怜的灵力。IAC如同沉睡的巨兽,对灵力的调动爱搭不理,输出功率低得令人发指。但这正是他需要的——极其缓慢且稳定的灵力输出。
他将手指按在符箓的灵力接口上,开始注入灵力。极其微弱,如同溪流滴灌。
嗡…符箓上的纹路被逐亮点亮,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白光,照亮了工作台的一角。
旁边的几个乙字班学员也开始测试。
有人追求效率,灵力注入稍快,符个的光芒明显更亮,但稳定性稍差,微微闪烁;有人控制力不佳,灵力波动较大,符箓亮度忽明忽暗,甚至有人不小心“噗”一声,符箓直接烧毁了一角,引来吴助教不满的目光。
而苏砚这边,景象截然不同。他的符箓光芒可能是最暗淡的,但却稳定得令人发指!
就像用最精密的仪器控制着电流,亮度从激发开始就几乎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衰减曲线平滑得不可思议。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旁边的学员已经换了好几张符箓,有的因为控制不稳导致数据作废,有的则因为符箓达到极限而毁坏。
苏砚的第一张符箓却依然在散发着稳定而微弱的光芒,直到十分钟后,才因为灵力自然耗尽而缓缓熄灭。
苏砚冷静地在玉简中记录下数据:“输出强度:1单位(自定基准)。持续时间:600秒。亮度衰减:前590秒波动小于0.5%,最后10秒线性衰减至熄灭。备注:无任何反噬迹象。”
吴助教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后,看着玉简上记录的数据,又看了看苏砚,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这种稳定性,对于一个丙字班新生来说,太过异常了。
苏砚没有理会,继续测试。第二张符箓,他稍微提升了一点灵力输出强度…第三张…第四张…
整个过程枯燥无比,就是不断地注入灵力、记录、休息、再注入。
其他学员来来走走,完成了基础数据收集就离开了。
只有苏砚,完全不急不躁,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每一个步骤,将不同强度下的衰减曲线完整地记录了下来。他的IAC在这种低强度、高重复性的工作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绝对稳定,绝对抗干扰。
直到完成第十组数据,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时辰。
苏砚将记录完整的玉简交给吴助教。
吴助检查着玉简里那详实到过分、曲线平滑得像是教科书范例的数据,沉默了半晌,才开口道:“你的灵力输出…很特别。虽然强度低,但稳定性极高。这些数据比其他人提供的更有参考价值。这是你的奖励。”
苏砚的终端收到了25学分的转账提示。
“谢谢助教。”苏砚点点头,准备离开。
“等等,”吴助教忽然叫住他,语气缓和了一些,“你对符箓能量结构感兴趣?以后如果还有类似需要稳定灵力输出的测试任务,我可以直接找你。报酬…可以按每次30学分算。”
苏砚心中一动,这倒是个稳定的学分来源,而且还能接触不同的符箓:“好的,谢谢吴助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