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过几天。
基础导引术的迟滞感依旧如影随形。
剑诀实践课在叶红绡教官冰冷的注视和木剑沉重的交击声中继续折磨着新生的筋骨。
符箓编程课则让苏砚在标准符文的拓扑结构和自己那点“伪科学”臆想间反复横跳。
日子在三点一线的挣扎中流逝,苏砚的口袋也日渐干瘪。
灵能历20年,9月7日,晨。
苏砚看着个人终端上显示的学分余额:38.4。
过去几天,一日三餐勒紧裤腰带,早餐固定一个灵植馒头,午餐啃最便宜的基础营养套餐,晚餐有时连套餐都省了,只喝一碗十年灵谷粥。
即便如此,三天下来,也吃掉了6.6分。
钱多多和石磊情况稍好,但也肉眼可见地“消瘦”了精神——钱多多是心疼钱,石磊是练得太狠。
“今天是大课!”钱多多一边狼吞虎咽地塞着灵植馒头,一边含混不清地说,“‘灵能粒子应用基础’,甲、乙、丙班一起上!在‘万象讲堂’!”
万象讲堂是九仙联最大的阶梯教室,穹顶高阔,环形的座位层层叠叠,能容纳上千人。
当苏砚三人跟着丙字班的人流涌入时,里面已是人声鼎沸。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灵食的余香和少年人蓬勃的朝气,也隐隐划分出无形的区域。
最靠近讲台的几排,是甲字班的地盘。
他们大多神态自若,衣着光鲜,彼此谈笑风生,身上偶尔逸散出的灵力波动也比丙字班学生凝实许多。
秦昊坐在其中,正与身旁几个同样气度不凡的同学交谈,目光扫过后面涌进来的丙字班学生时,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
乙字班占据了中间区域,气氛相对平和。
丙字班则被挤到了最后几排和高处角落。
苏砚三人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钱多多还在探头探脑地试图分辨哪个是传闻中的林晚。
“肃静。”一个温和但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起,瞬间压过了所有嘈杂。
讲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教授,正是理论派大佬玄诚子。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袖口还沾着一点墨渍,眼神却温润而深邃。
“今日探讨,‘灵能粒子(Aethers)’在现代道法灵枢体系中的基础应用逻辑。”
玄诚子没有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他抬手在空中虚点,一幅巨大的全息星图在讲台上方展开,无数光点在其中流转。
“Aethers,宇宙常数,能量与信息的载体。其惰性、活性、可塑性,乃一切修炼体系之基石。”
玄诚子的讲解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灵能粒子理论与现代物理模型、华夏古代修真典籍相互印证。
苏砚听得极为专注,玄诚子的很多观点,与他那些“伪科学”猜想竟有不谋而合之处,甚至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当玄诚子讲到“惰性粒子在特定信息框架引导下可展现惊人活性”时,苏砚的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这不就是IAC“能量塑形”的底层逻辑吗?
课堂进入提问环节。
玄诚子刚解答完一个乙字班学生关于“灵能粒子在符文阵列中的能量损耗补偿”问题,秦昊便举起了手,姿态从容自信。
“玄诚子教授,”秦昊站起身,声音清朗,“关于您提到的‘粒子活性激发阈值’,学生有一点浅见。传统理论认为,灵力冲击强度是突破惰性壁垒的关键。但我认为,粒子本身的‘谐振频率’更为重要。
若能将自身灵力场调整至与目标Aethers粒子群同频,是否能用更小的能量撬动更大的活性?这类似于…共振原理?”他说完,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矜持的得意。
这个观点结合了现代物理学,显得新颖且有深度。
玄诚子微微颔首:“秦同学所言触及了‘灵能场协同效应’的边缘,思路可取。然,Aethers粒子频率并非单一恒定,且受环境扰动极大,精确同频难度极高,非当前基础应用所能及。”
评价中肯,既肯定了想法,也指出了现实限制。
秦昊对这个评价似乎并不完全满意,他微微扬眉,正要继续追问。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惫懒的声音从后排角落响起:
“教授,我有个问题。”
苏砚举着手,没等玄诚子点名就站了起来。
瞬间,大半个讲堂的目光,包括秦昊带着明显不悦的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
“既然同频共振这么难,”苏砚仿佛没感受到那些目光,自顾自地说道,“那有没有可能…逆向操作?比如,针对性地制造一个‘反谐振场’。不是去激活惰性粒子,而是去…压制那些已经过于活跃的、容易失控的高频粒子?
把环境中的灵能粒子整体‘稳’下来,降低干扰,剩下的惰性粒子虽然活性低,但胜在稳定可控,反而更容易被特定框架引导?”他完全是顺着昨晚琢磨IAC“信息滤网”和“稳态”特性的思路,在胡扯一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废柴灵枢的兼容性报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