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却比窗外的烈日还要灼人。
周良安坐在主位上,手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各位局长和区长。他没有说话,但整个会议室里,除了空调的低鸣,再无半点杂音。
城南旧城改造项目,这块被前几任领导视为烫手山芋的硬骨头,在他手里,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是通报一下城南项目的最新进度。”周良安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学者,“截至昨天下午六点,项目一期工程的拆迁协议签订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二。”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随之而来的、热烈的掌声。
百分之九十二!
这是一个近乎奇迹的数字。在座的都是处理基层事务的老手,深知拆迁工作之难,难于上青天。别说百分之九十二,以往的任何一个项目,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百分之七十,就足以开庆功会了。
周良安微笑着抬手,压下了掌声。他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享受这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掌控感。
“成绩是显着的,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剩下的百分之八,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强调一点,我们的工作方法,一定要文明,要人性化。要让群众理解,我们搞开发,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让他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而不是与民争利。”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住建局局长的脸上:“老王,后续的安置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出任何纰漏。要让已经签约的群众,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诚意,这对后续的工作,有示范效应。”
“请周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办好!”住建局长连忙挺直了腰板。
会议在一种昂扬奋进的气氛中结束。众人簇拥着周良安走出会议室,言语间全是发自肺腑的恭维和敬佩。
回到自己宽大的办公室,周良安才感觉一丝疲惫涌了上来。他松了松领带,靠在真皮老板椅上,闭目养神。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他的心腹干将张狂走了进来。
“书记。”张狂的声音永远像一块冰,不带任何感情。他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最后六十七户,资料都在这里。大部分都是些贪得无厌的,想靠这个发一笔横财。还有几个,是以前纺织厂的老骨头,油盐不进。”
周良安没有睁眼,只是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按规矩办。该走的程序一个不能少,该给的补偿一分不能多。我们的政策是公平公正的,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能助长钉子户的歪风邪气。”
“明白。”张狂点头,“我已经让‘第三方协调公司’提前介入了,跟他们‘讲讲道理’。”
这个“第三方协调公司”,就是周良安“三驾马车”里的最后一匹黑马。张狂的“白脸”负责按规章施压,讲的是“法”;而这匹黑马,则负责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讲的是“拳头”。
红脸、白脸、黑社会,三位一体,无往不利。
周良安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睁开眼,看着张狂:“金爷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他把那个叫林默的小子介绍给我了。”张狂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古怪的表情,“说这小子走了狗屎运,得了幅古画,想进圈子开开眼。金爷的意思,是想让我带带他。”
“林默?”周良安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就是那个在江南会用一幅画换了入场券的年轻人。他想起了陈娇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有点意思”。
“一个想往上爬的投机者罢了。”周良安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种人我见得多了,有点小聪明,但格局太小,成不了气候。金爷这是想用他来当个眼线,敲打敲打你我。”
“他最近在到处打听斗蟋蟀的事。”张狂补充道。
周良安闻言,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你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知道你喜欢这个,就想投其所好。手段拙劣,但心思倒是挺活络。你看着办吧,给他点甜头,让他觉得有希望,但别让他真靠得太近。一条听话的狗,偶尔用来闻闻味儿,还是可以的。”
“是。”张狂应声退下。
周良安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江州这座他即将彻底掌控的城市。城南的方向,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一切,都是他的杰作,是他未来晋升省里的,最厚重的一块政治资本。
他现在春风得意,前所未有地好。
……
与此同时,江州西郊的花鸟鱼虫市场,正是一天中最喧闹的时候。
林默穿着一件崭新的、商标还没剪的POLO衫,戴着一副大号的墨镜,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钱有闲的“款爷”。但他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书卷气,和周围提笼架鸟、出口成脏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