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偌大的办公室里,只剩下打印机还在不知疲倦地嗡嗡作响,像一只孤独的夏蝉。
林默正准备起身去解决自己的午饭问题,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进来的是综合一处的副处长,刘建明。他约莫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身形微胖,脸上总是挂着一团和气,看起来像个与世无争的大学教授。刚才王德发“隆重介绍”林默时,他鼓掌鼓得最响亮,笑容也最真诚。
刘建明手里端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杯中红色的枸杞、褐色的桂圆、金黄的菊花和剔透的冰糖沉沉浮浮,热气氤氲,散发着一股甜润的香气。
他径直走到林默那张被文件挤占得满满当当的桌前,将玻璃杯稳稳地放下,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小林啊,还没吃饭呢?”刘建明的声音温润醇厚,像杯中的八宝茶,一入耳就让人觉得熨帖,“先别急,喝杯茶暖暖胃。我亲手泡的,尝尝合不合口味。”
林默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感激。他看了一眼那杯用料十足的八宝茶,又看了看刘建明那张写满“关怀”的笑脸。
【人物:刘建明(综合一处副处长)】
【情绪:和蔼的审视】
【内心真实诉求:通过“关怀新人”的姿态,不动声色地摸清你的家庭背景、人脉关系,以及与夏市长的真实渊源。】
【当前对话危险等级:中。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一个陷阱。】
林默心中雪亮。这杯八宝茶,七分是人情世故的糖衣,三分是淬了毒的试探。
“刘处,这……这怎么好意思!”林默连忙站起身,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您太客气了,我自己来就行。”
“哎,说的什么话!”刘建明摆摆手,顺势拉过旁边一张椅子,自顾自地坐了下来,姿态亲切自然,仿佛两人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你刚来,是客。再说,你可是夏市长点名要来的将才,我们处里的大宝贝,关心一下是应该的嘛。”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拉近了关系,又一次点明了林默的“特殊身份”,看似无意,实则是在提醒林默,也像是在说给这间办公室里看不见的耳朵听。
林默没有再推辞,他捧起那杯温热的茶,轻轻吹了吹热气,却没有喝。
“刘处,您这茶料真足,一看就是养生大家。”林默笑着恭维了一句。
“哈哈,人到中年,不得不服老啊。”刘建明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自嘲地笑了笑,话锋也随之自然地转了过来,“小林,听口音,不像是我们江州本地人?”
第一个问题来了。看似闲聊家常,实则是在探他的根。在官场,一个人的籍贯,往往关联着一个地方的人脉网络。
“我老家在北方,不过大学是在江州师范念的,毕业后就留下了。”林默的回答很坦诚,却也很有技巧。他只说了自己,没有提家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单纯靠自己奋斗留下来的外地青年。
“哦?江州师范?那可是名校啊!”刘建明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的笑容更盛,“高材生啊!那怎么会想到先去地方志那种单位呢?对你这样的年轻人来说,那地方……有点太清净了。”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更刁钻。它在质疑林默的职业规划,暗示他第一步就走错了,是不是犯过什么错,或者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如果林默流露出对地方志的半分不满,就可能被贴上“好高骛远”、“不踏实”的标签。
林默端起茶杯,浅浅地呷了一口。甜而不腻,各种食材的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恰如刘建明这个人,将各种心思包裹在和气的笑容之下。
“刘处您说笑了。”林默放下茶杯,脸上带着一丝书卷气的认真,“地方志不清净,那可是咱们江州城的根。我在那儿,每天对着那些故纸堆,才真正明白江州这几百年的风雨是怎么过来的。没在那儿沉下心待过,心里没底。要不是王处长和您给机会,我现在可能还在琢磨明朝的城墙到底该用哪种糯米浆呢。”
这番话,让刘建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他没想到林默会这么回答。滴水不漏,还顺带拔高了地方志的工作,更把自己摆在一个“潜心向学”、“脚踏实地”的位置上。最妙的是,他最后还不忘提一句“王处长和您”,不得罪任何人,将姿态放得极低。
这小子,不像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
刘建明心里的评估等级,悄悄往上提了一格。
“说得好!说得好啊!”刘建明抚掌赞叹,语气里的真诚又多了几分,“小林你这个觉悟,就比我们这些老家伙高!我们啊,天天陷在这些文件会务里,都快忘了本了。怪不得夏市长能慧眼识珠,一眼就看中你!”
来了,图穷匕见。
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这最后一句。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夏清月身上,用“慧眼识珠”这种看似吹捧的词,逼着林默去解释自己和市长之间的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