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
林默像个真正的“研究室主任”,每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埋头写着那份给夏市长的报告。他看起来对外界不闻不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那盒“因果炸弹”茶叶,被他放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柜子上,没有打开,也没有藏起来,就那么堂而皇之地摆着,像一个沉默的展品。
李鬼祟每天“视察”工作时,目光都会在那盒茶叶上停留一秒,然后满意地离开。在他看来,林默已经彻底被他拿捏了。
单位里的风言风语也传开了。
“听说了吗?李主任把一盒特供茶都赏给小林了!”
“那可不,现在小林可是李主任眼前的第一大红人。”
“老张这回马屁是拍到马腿上了,东西送出去了,人情却让小林得了。”
林默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的冷静,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少年得志,稳如泰山”。
只有林默自己知道,他是在等。等那只靴子落地。
【情绪剧本】的警告不会无的放矢,那场针对李鬼祟的风暴,一定就在不远处。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想好自己的应对之策。
他将那份给夏市长的报告反复修改,每一个字都力求精准。同时,他脑中的“备忘录”文档,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他将记忆中所有与“周大海”这个名字相关联的档案细节,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形成了一张巨大而缜密的关系网。这张网,才是他真正的底牌。
第三天上午,靴子终于落地了。
来的不是狂风暴雨,而是两个穿着白衬衫、神情严肃的中年男人。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走进了单位一把手张主任的办公室。
十几分钟后,张主任脸色煞白地陪着他们走了出来,径直走向三楼。
林默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被推开,张主任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小林啊,市纪委的同志,想找你了解一点情况。”
市纪委!
这三个字像惊雷一样在林默耳边炸响。他抬起头,看到了张主任身后那两个神情冷峻的男人。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了一眼办公室,视线准确地落在了那个显眼的茶叶盒上。
“你就是林默同志吧。”年纪长的男人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是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的,我叫王建国。有点事情,需要你配合我们调查一下。这里不方便,跟我们走一趟吧。”
没有商量,没有解释,就是直接的通知。
整个三楼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走廊里,几个假装路过的同事,瞬间石化,脸上写满了惊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纪委的人,竟然会直接来找这个风头正劲的“林主任”。
林默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他知道,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他站起身,平静地说:“好的,我配合调查。”
他甚至还拿起桌上的钥匙,不紧不慢地锁上了办公室的抽屉,整个过程从容得不像一个即将被纪委带走审查的人。
王建国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办过无数案子,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有哭天抢地的,有抵死不认的,有当场瘫软的,但像林默这样,平静到近乎冷漠的年轻人,还是第一个。
在众人惊恐、同情、幸灾乐祸的复杂目光中,林默跟着两个纪委的人,走下了楼。
路过二楼李鬼祟办公室门口时,那扇门紧紧地关着,里面没有一丝声响。但林默知道,李鬼祟一定正躲在门后,像一只受惊的兔子,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纪委的谈话室,比林默的办公室还要简单。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壁是柔软的隔音材料,头顶的灯光白得刺眼,让人无所遁形。
林默坐在被询问人的位置上,对面是王建国和另一位年轻的记录员。
没有想象中的疾言厉色,王建国的语气很平和,像是在拉家常。
“林默同志,别紧张。今天请你来,只是了解一些情况。”他顿了顿,切入了正题,“我们接到举报,反映地方志办公室的副主任李鬼祟,有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礼品的问题。据我们调查,前几天,科员张庆年,送给他一盒价值不菲的武夷岩茶,对吗?”
林默点了点头:“有这件事。”
“这盒茶叶,现在在哪里?”王建国追问。
“在我办公室的柜子上。”
王建国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李鬼祟收了礼,为什么茶叶会在你那里?”
这个问题,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也是李鬼祟为林默设下的最致命的陷阱。
如果林默回答“是李主任奖励给我的”,那就坐实了他和李鬼祟之间的利益输送关系,成了李鬼祟的同案犯。
如果他回答“我不知道,他硬塞给我的”,那又显得在推卸责任,欲盖弥彰。
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剧本:说错一句,万劫不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