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者号”的舰桥上,信息如同奔流的江河,从不同渠道汇聚而来。林战小队带回的关于“守望者”与“印记”的情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彻底改变了探索的优先级和方向。
苏墨离站在三维星图前,手指虚点,将已知的三个“守望者”坐标,以及从“观察者一号”信息中解析出的另外九个推测坐标,一一标注出来。十二个光点,如同一个残缺的星座,环绕着中央那被蚀能笼罩的遗迹核心。
“根据林战获取的信息和观察者的提示,‘归墟之路’需要十二印记共鸣才能安全开启。”苏墨离的声音清晰地在战术频道中回荡,既是对舰桥人员说,也是对正在休整的林战小队讲,“我们目前接触的第一尊‘守望者’缺失的是‘星辉之印’。当务之急,是确认其他‘守望者’的状态,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印记’是否同样流失,流向了何处。”
林战的声音从频道中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沉凝:“我同意。‘逐星者’需要检修和能量补充,一小时后,我将带队前往第二坐标点。巴洛克,检查装备,补充能量弹匣。”
“明白,长官。”巴洛克沉稳回应。
这时,林晚兴奋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科研人员发现宝藏般的雀跃:“哥,墨离姐!我这边有重大线索!关于那些流失的‘印记’可能去了哪里!”
她将一组复杂的对比数据投射到主屏幕上。一边是星骸文明“低语”中关于不同“印记”的能量频谱特征模拟图(基于林战接触“守望者”时感应到的残留信息反向推演),另一边,则是从地球数据库、包括陈老提供的绝密档案中筛选出的、近百年来一些无法解释的“异常能量事件”记录,以及某些尖端科技(如“新生集团”的生命场理论)其核心原理的能量波动模型。
“你们看!”林晚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拔高,“我将推演出的‘印记’能量特征与这些地球上的异常记录进行模糊匹配,发现了多个吻合度超过70%的潜在目标!”
屏幕上,几条能量曲线被高亮标注:
· 目标A(吻合度78%): 匹配三十年前,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第二次不明能量爆发(非着名通古斯大爆炸,是近代一次被掩盖的小规模事件)残留辐射频谱。疑似与“坚岩之印”或“堡垒之印”相关。
· 目标B(吻合度82%): 匹配“新生集团”创始人早期论文中提及的、但从未公开演示过的“生命序列协调矩阵”理论模型的核心能量签名。疑似与“生机之印”或“繁茂之印”相关。
· 目标C(吻合度75%): 匹配南太平洋某失落岛国传说中“海渊之神”持有的“潮汐宝石”描述的能量特性(由早期探险家仪器偶然记录)。疑似与“潮汐之印”或“深渊之印”相关。
· 目标D(吻合度85%): 匹配五十年前那份绝密勘探报告中,附带的一段无法破译的、但能量反应极其独特的背景辐射数据。这段数据……似乎与所有已知“印记”特征都不同,更偏向于一种……“统御”或“核心”的波动。
“这些‘印记’……真的流散到了地球?!”苏墨离眼中闪过震惊。虽然之前有所推测,但当确凿的证据摆在面前时,依然让人感到难以置信。星骸文明的火种,竟然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播撒到了人类世界。
“而且很可能是被‘神秘人’有意或无意引导的结果。”林战的声音透过频道传来,带着深思,“目标D,那份五十年前报告里的独特数据……会不会就是开启‘归墟之路’最关键的某个核心印记?或者,它与‘星骸之灵’直接相关?”
林晚兴奋地补充:“很有可能!如果能找到这些印记的实体或者完整的数据模型,我们或许就能绕过漫长的破解过程,直接尝试激活对应的‘守望者’!”
这个消息无疑令人振奋。寻找十二个流散印记虽然依旧是大海捞针,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线索,不再是无头苍蝇。
一小时后,“逐星者”再次启航,前往第二个被标注的“守望者”坐标。这一次,林战的心态更加明确,目标直指验证印记流失的普适性,并尝试捕获更清晰的、关于该坐标点“守望者”所对应印记的能量特征。
第二个坐标点位于一块巨大的、如同断裂翅膀的遗迹结构下方。这里的蚀能污染明显更严重,暗紫色的能量如同雾气般在虚空中飘荡,不时有能量闪电在残骸间跳跃。
“环境恶劣,大家小心。”林战提醒道,同时更加专注地运转体内的新生力量,那层淡金色的光晕比之前稍微明显了一些,将靠近的蚀能雾气微微排开。
如同之前一样,“逐星者”小心靠近,巴洛克小队在外围警戒,林战再次孤身踏上平台。
这尊“守望者”的形态与第一尊略有不同,更显厚重,如同披覆着甲胄的巨龟,头部晶体结构也更为复杂,像是一朵多层绽放的金属之花。它同样陷入了深度的休眠,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宇宙尘埃和蚀能结晶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精武战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精武战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