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林舟的出租屋窗户正对着老果园,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落在桌上摊开的存折和电商报表上。存折的塑料封皮已经磨出毛边,最后一页的存款记录旁,苏晓用马克笔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苹果,旁边写着“夏令营备用”——那是去年苹果丰收时,两人一起去镇上存钱时画的。林舟指尖蹭过小苹果,翻开报表:上月电商纯利8000元,用红笔圈出的“夏令营预算”一栏里,场地1.2万、志愿者补贴1万、画材0.8万,算下来还缺1万。
“得去预支笔盈利。”林舟把存折塞进裤兜,抓起苹果钥匙扣(里面藏着举报U盘)就往电商基地跑。财务室在基地最里面,门虚掩着,他推开门就愣住了——原本放现金和账本的抽屉挂着把新锁,锁上还贴着张红色封条,上面印着“青溪县文旅局封存”的字样,落款是赵凯的签名。“林书记,您来了也没用。”财务大姐从电脑后探出头,语气无奈,“昨天赵局亲自来的,说自主资金全冻结,要动一分钱都得文旅局审批——他还说,要是您不配合网红夏令营方案,这审批就一直拖着。”
林舟走到抽屉前,指尖碰了碰封条,纸质硬挺,像是刚贴上去没多久。“冷库维护费、村民分红的钱也冻了?”他问。财务大姐点点头,把一张打印好的冻结通知推过来:“都冻了,赵局说‘等夏令营方案定了再解’。”林舟拿起通知,目光落在“网红合作优先”的条款上,指腹不自觉地掐紧了边缘——他想起昨天王小丫拽着他衣角说“林叔叔,我想画苹果酱怎么做”,孩子眼里的光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我知道了。”林舟把通知折好放进兜里,转身往外走。路过电商展示区时,货架上摆着苏晓设计的“生态苹果”礼盒,盒面上画着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的场景。他停下来,摸出手机翻出个人银行APP,余额显示3.2万元——那是他工作三年攒下的积蓄,原本计划用来给父母翻新老房。指尖在“转账”按钮上悬了几秒,他想起周明远说的“乡村振兴不是赚快钱,是守住孩子的盼头”,最终还是关掉了APP:“不行就自己凑,但不能让夏令营黄了。”
走出电商基地时,阳光已经有些烈了。林舟靠在门口的老槐树上,摸出苹果钥匙扣转了转,U盘的棱角硌着掌心——他突然想起账本上记着的“村民预购苹果定金”,一共5000多块,是村民们提前订下的中秋苹果款。“或许……能试试众筹?”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摇了摇头——村民们赚钱不容易,不能再让他们添负担。可一想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他又握紧了钥匙扣:“至少得让村民自愿,不能强迫。”
第二幕
村小教室的窗户敞开着,风把孩子们的画吹得轻轻晃。苏晓蹲在地上整理画材,指尖突然碰到一张折起来的纸——是林舟的夏令营预算表,“缺1万”三个字被红笔圈了圈,旁边还写着“村民定金5000,个人积蓄3.2万”的字样,字迹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的。她拿起预算表,想起昨天林舟去电商基地时紧绷的背影,心里瞬间明白了——赵凯又在搞鬼。
“得找帮手。”苏晓摸出手机,手机壳是王小丫用黏土捏的苹果造型,边缘已经有点开裂。她翻出通讯录里“李薇”的名字,那是她在师范大学的同学,现在在城里当美术老师,身边有不少搞艺术的朋友。电话拨出去没响两声就通了,李薇的声音带着笑:“晓苏,是不是想我了?”“薇薇,求你个事。”苏晓走到教室外,压低声音,“我们村要办夏令营,想找志愿者老师,还缺画材……”
没等苏晓说完,李薇就打断她:“缺人是吧?我来!我再喊上我们画室的三个老师,画材我们自己带,食宿你们解决就行——正好暑假没事,去村里体验体验,还能给孩子们上课,多好!”苏晓愣住了,眼眶突然有点热:“真的?你们不用准备别的吗?”“准备啥呀,有地方住、有孩子教就行。”李薇笑着说,“对了,我认识个做新媒体的朋友,到时候能帮你们宣传夏令营,让更多人知道苏家村的苹果和孩子。”
挂了电话,苏晓手里还攥着预算表,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她想起林舟昨晚在出租屋煮苹果茶时的样子,茶里特意放了她喜欢的桂花,却没提资金的事——他总是这样,什么事都自己扛。“得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苏晓把预算表叠好放进画夹,抓起桌上的苹果造型水杯就往林舟的出租屋跑。
出租屋的门没锁,林舟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上面是“乡村众筹平台”的页面。“林舟!”苏晓推开门走进来,举起手机晃了晃,“我找着志愿者了!我同学带三个老师来,还自带画材,不用我们花钱!”林舟猛地抬头,眼里的疲惫瞬间散了大半:“真的?”“当然是真的!”苏晓走到桌前,把手机里李薇的消息给他看,“你看,她们下周三就到,还能帮我们宣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