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县市场监管局的办事大厅里,冷气开得很足,林舟却觉得后背发暖——他手里攥着厚厚的材料袋,里面装着车间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文件,每一页都按过村民的红手印,边缘还沾着点苹果酱的甜香,是昨天整理时不小心蹭上的。
“林书记,您这材料……有点问题。”窗口的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把文件往回推了推,指尖在“生产流程说明”那页顿了顿,语气含糊,“上面标注的‘苹果清洗消毒步骤’,我们觉得不够详细,需要补充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消毒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林舟愣了一下,这步流程上周来咨询时,工作人员明明说“有厂家的设备合格证明就行”。他掏出手机,翻出当时的聊天记录:“王科员,您看,上周您跟我说的是要设备合格证明,我这也带来了,是省质检院出具的,怎么现在又要第三方报告了?”
王科员的眼神飘了飘,没接手机,反而拿起桌上的座机,假装要打电话:“这是新要求,上面刚通知的,我也没办法。”林舟注意到,他拿话筒的手顿了两秒,目光往大厅角落的监控摄像头扫了一眼,嘴角还带着点不自然的僵硬——像是在演一场早就编好的戏。
“新要求?什么时候的通知?能给我看一下文件吗?”林舟往前凑了凑,语气平静却带着坚持。王科员被问得一噎,放下话筒,拿起笔在文件上胡乱画了两下:“就是今天早上的口头通知,没书面文件。您要是想尽快办,就赶紧补报告;不想补,就只能等我们审核,什么时候过说不准。”
林舟攥着材料袋的手指紧了紧,袋子里的文件硌得掌心发疼。他突然想起上次车间环保举报时,纪委领导说的“赵凯舅舅可能找其他理由卡证件”——赵凯的舅舅是省文旅厅副厅长,虽说之前被省厅谈话过,但要在县里找个“理由”刁难,还是容易得很。他深吸一口气,把文件收进袋子:“行,我补报告,但我需要知道,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名单和报告提交期限,麻烦您给个明确说法。”
王科员含糊地说了两家机构的名字,却没提期限,只挥挥手:“你尽快就行,别拖太久。”林舟走出办事大厅,阳光照在身上,却没驱散心里的疑云——这哪是“补报告”,分明是想拖着不让许可证下来,让刚投产的车间停摆。
第二幕
林舟回到车间时,苏晓正蹲在生产线旁,跟工人一起打包苹果酱。她穿着浅粉色的围裙,额角沾着点汗,看到林舟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胶带,迎了上去:“怎么样?许可证拿到了吗?”
林舟摇了摇头,把监管局的情况跟她说了。苏晓的眉头皱了起来,却没说丧气话,只是转身去角落的桌子上,端来一杯温热的苹果茶:“先喝点茶,别着急。他们要第三方报告,咱们就补,但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我记得上次省环保厅的核查组,给过咱们一个‘省食品监管绿色通道’的联系方式,要不试试联系省厅?”
林舟接过苹果茶,茶里飘着两片苹果干,是苏晓特意晒的,甜香顺着热气飘进鼻腔,心里的烦躁消了大半。他掏出手机,翻出省厅乡村振兴处李处长的电话,刚要打,就听到车间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林书记,俺们来帮你整理材料!”
是王大爷带着十几个村民,手里拎着纸和笔,浩浩荡荡地走进来。二柱手里还拿着一摞文件夹:“俺们听说监管局刁难你,就想着过来帮忙——你说要啥材料,俺们帮你抄,帮你找证明,绝不能让他们耽误车间生产!”王小丫也跟在后面,手里举着一张画,画里是车间门口挂着许可证的样子,旁边写着“一定会成功”。
林舟看着眼前的村民,眼眶有点发热。他拨通李处长的电话,开了免提,声音清晰地传出来:“李处长,我们车间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被县市场监管局要求补第三方检测报告,明明之前说不需要……”
电话那头的李处长沉默了几秒,语气沉了下来:“我知道了,这是有人故意卡你们。你们先别补报告,我现在联系省市场监管局,走‘乡村产业优先审核’通道,今天之内给你们答复——赵凯的舅舅还敢搞小动作,真是不长记性!”
挂了电话,苏晓笑着拍了拍林舟的肩膀:“你看,咱们不是一个人在扛。”林舟看着她眼里的光,又看了看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手里的苹果茶更暖了——所谓的“反扑”,在这群人的支持面前,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第三幕
下午三点,县市场监管局的电话突然打了过来,还是王科员的声音,却没了早上的刁难,语气里带着点讨好:“林书记,实在不好意思,早上是我没弄清楚政策——您的许可证已经审核通过了,现在就能来拿,我们给您走了加急通道。”
林舟和苏晓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笑意。他们赶到监管局时,王科员已经站在办事大厅门口等着,手里捧着烫金的许可证,递过来时还特意用布擦了擦封面:“林书记,之前是我的工作失误,您别往心里去。这许可证您拿好,后续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