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的议论声小了,有人小声问:“研学基地能挣多少钱?”林舟笑了,指着王大爷:“王大爷种了一辈子地,到时候给孩子讲‘怎么种麦子’‘怎么选苹果’,一节‘课’就能挣五十块,比蹲在地里除草轻松!”
王大爷摸了摸胡子,嘴角动了动——他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种庄稼,要是能给城里孩子当“老师”,倒真是件体面事。他蹲下来,看着泥地上的画,突然说:“行,我信你小子一次——但得把‘保底协议’写清楚,少一个字都不行!”
“对!写清楚!”村民们跟着喊,刚才的怒气全变成了期待。林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烘烘的——他想起周明远说的“脚沾泥才懂人心”,要是坐在办公室里拍板,哪能知道村民怕的是“丢地”,盼的是“体面挣钱”?
第三幕
县府办会议室的长条桌擦得锃亮,省厅领导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苏家村电商的汇报材料,指尖在“5万斤苹果、人均增收2000元”的数字上划了划,抬头看向林舟:“小林,你是周明远推荐的?”
林舟站在台前,白衬衫的领口挺括,却没系领带——他习惯了穿得随便点,方便随时往村里跑。“是,周县长一直很照顾我。”他点头,声音平稳,眼神落在投影幕布上——那是苏家村直播的画面,苏晓举着苹果笑,王大爷在旁边举着“苏家村苹果甜”的牌子,阳光照在他们脸上,比PPT上的图表暖多了。
“周明远在省厅夸你,说你‘把公文包变成了村民的工具箱’。”领导笑了,指了指身边的空位,“我们厅里缺个懂基层的年轻人,你愿意来省厅吗?编制、待遇都给你最好的,直接进综合处,跟着我干。”
会议室里瞬间静了,连空调的风声都听得见。王磊坐在旁边,悄悄捅了捅林舟的胳膊,嘴型比着“快答应”;张科也点头,眼神里带着点羡慕——省厅啊,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的地方。
林舟却没急着回答,他的目光越过领导的肩膀,看向窗外——远处的苏家村藏在麦田尽头,苹果园像块红补丁,风一吹,麦浪翻滚,像在跟他招手。他想起第一次在东河村吃的馒头,红糖馅的,甜得噎人;想起苏晓贴在苹果上的小纸条,歪歪扭扭的“林舟的勇敢果”;想起周明远的老笔记本,扉页的麦穗被阳光照得发亮;还有村民们举着手机直播时的欢呼声,比任何“政绩”都动人。
“谢谢您的好意,”林舟鞠了一躬,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我想留在县里。”他指着投影幕布上的照片,“这里的苹果还没卖到全国,东河村的麦种还没换成最好的‘济麦44’,苏家村的研学基地才刚挖地基——这些事没做完,我走不开。”
省厅领导愣了愣,随即笑了,指了指林舟:“周明远没说错,你是个‘接地气’的。行,你要是想通了,省厅的门永远为你敞开。”
散会后,王磊拍着林舟的肩膀,又气又笑:“你小子,真是傻!放着省厅的好机会不抓,非要蹲在县里种苹果!”林舟笑了,从公文包摸出个苹果——是苏晓早上塞给他的,还带着露水:“王科长,尝尝,比省厅的茶甜。”
张科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以前我总跟你较劲,现在我服你——你比我懂‘做事’,也比我懂‘踏实’。”林舟接过烟,却没点燃,夹在耳朵上:“谢谢张科,以后工业园的手续,还得麻烦你多帮忙。”
走出县府办,阳光正好,林舟掏出手机给苏晓发微信:“我不去省厅了,留在县里陪你种苹果、搞研学。”苏晓秒回,发了个蹦跳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话:“我就知道你会留下!我爹刚蒸了红糖馒头,等你来吃——还是你爱吃的那种,馅多!”
林舟看着微信,突然觉得,省厅的橄榄枝再香,也不如苏家村的馒头甜,不如田埂上的风暖。他揣着手机往公交站走,耳朵上的烟随着脚步晃,像根小小的旗帜——他知道,自己选的不是“傻路”,是条带着麦香、苹果甜的“初心路”。
(第九章完)
喜欢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