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初夏,梅雨季节尚未完全降临,阳光透过新居阳台那扇擦得锃亮的玻璃门,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新家具和油漆的淡淡气味,与苏暮雨特意买来的绿植散发的清新味道交织在一起。凌空和苏暮雨的同居生活,就在这带着搬家后微微凌乱、却又充满希望与新生的气氛中,平稳地拉开了序幕。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只有浸润在晨昏昼夜里的琐碎与温馨,如同慢火熬煮的老火汤,滋味一点点渗透,醇厚而绵长。
、“‘晨光’序曲:生物钟差异与早餐的默契”
同居生活面临的第一个微小挑战,来自于彼此根深蒂固的生物钟。
凌空继承了科研工作者的典型习惯——晚睡晚起。他的思维似乎在夜晚更为活跃,习惯于在万籁俱寂时处理复杂的算法逻辑或阅读深奥的文献,因此清晨往往是他睡眠最沉、大脑亟待重启的时候。
而苏暮雨,则保持着职场人雷打不动的规律作息,如同精准的瑞士手表。无论前一夜是否因项目攻坚而熬夜,早晨七点,她体内的生物钟总会准时敲响,无需闹钟催促,便能自然醒来,开始新一天的征程。
于是,每个工作日的清晨,便形成了一种无声却充满温情的默契。七点一刻左右,苏暮雨会像潜入深海的人鱼,极其轻缓地从凌空身侧挪开,轻手轻脚地落地,尽量不发出任何可能惊扰他睡眠的声响。她踮着脚溜进卫生间,关上门才开启水流洗漱。随后,厨房里会传来极轻微的、被空间过滤后的响动——那是她在准备简单的早餐:面包机弹出烤得恰到好处的吐司,平底锅里单面煎的鸡蛋边缘泛着诱人的焦黄,微波炉或小奶锅热着的牛奶/豆浆散发着醇香,或者是从电饭煲里盛出早已预约好的、米粒晶莹软糯的清粥,配上一小碟酱菜或腐乳。她熟知凌空醒来后需要一杯浓郁的黑咖啡来彻底驱散睡意、激活大脑皮层,总会提前将精心挑选的咖啡豆磨成恰到好处的粗细,填入咖啡机的粉碗,只需他醒来后按下一个按钮,便能享受那份专属的醇厚。
当八点左右,凌空带着尚未完全褪去的睡意,揉着有些凌乱的头发走出卧室时,通常会发现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他那份搭配得当的早餐,而苏暮雨往往正站在玄关的穿衣镜前,最后整理一下衬衫的衣领或裙子的褶皱,手里拎着通勤包,准备出门。
“早。”他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脚步自然地迈向咖啡机。
“早,”苏暮雨回头,对他露出一个如同窗外晨曦般清爽温暖的笑容,“早餐在桌上,咖啡你自己弄。我先走啦?”
“嗯,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凌空点点头,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直到她换上低跟皮鞋,像一只迎着晨光振翅的蝴蝶,轻盈地消失在关闭的门后。
他坐下来,独自享受着这份安静的早餐。窗外是小区里逐渐苏醒的、充满生活质感的喧嚣——麻雀在枝头啁啾,汽车的引擎声由远及近,邻居互相问候的吴侬软语隐约可闻。他喝着由她准备、自己亲手按下按钮完成的咖啡,感受着咖啡因带来的清醒感沿着神经末梢蔓延,同时也感受着一种被细心照顾、被默默记挂的暖意,如同温水流过心田。他并非不懂感激,只是性格使然,不善于用夸张炽热的言辞表达。他会默默地把用过的餐具洗净、擦干、归位,保持厨房的整洁;或者在下班路上,经过花店时,记得买一束她喜欢的、挂着露珠的白色百合或淡紫色睡莲,插在餐桌中央的玻璃花瓶里。这种静水流深、付诸行动的体贴,构成了他们清晨独特的、无需言说的交流方式。
、“‘通勤’风景:并行线与各自的门”
他们的工作地点一个在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一个在浦西的繁华商业区,通勤路线仅仅在最初几站地铁线短暂重合。于是,每个工作日早晨,在共享完静谧的早餐时光后,他们又会像两条短暂交集的线,在某个巨大的、人流如织的换乘站台分开,奔赴各自截然不同的世界。
人潮拥挤的地铁里,凌空通常会戴上主动降噪耳机,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利用这碎片化的通勤时间,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最新的行业顶会论文摘要、科技新闻,或者听一些深入浅出的学术播客。他高大的身形在摩肩接踵的车厢里显得有些局促,但神情总是专注而平静,仿佛周遭的拥挤与嘈杂都与他无关,自成一方精神天地。偶尔,在列车摇晃的间隙,他的思绪会飘远,想起在慕尼黑时,独自乘坐空荡得多的U-Bahn或S-Bahn去实验室的情景。那时的心情,带着探索未知领域的孤勇与些许疏离,而此刻,身边是同样行色匆匆、为生活与梦想奔波的同胞,脚下是熟悉又日新月异的故土,心中充盈的是一种“在场”的、参与其中的踏实感与归属感。
苏暮雨则更倾向于利用通勤时间处理一些不需要深度思考的“轻工作”。她通常站在车厢相对稳定的连接处,戴着无线耳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而准确地敲击,回复一些非紧急的邮件,或者与团队成员在微信群里沟通确认当天的工作重点和日程安排。她神情专注,偶尔微蹙的眉头流露出职场女性的干练与需要应对的压力。当列车广播提示到达那个巨大的换乘枢纽站时,她会利落地收起手机,检查一下随身物品,然后随着汹涌的人流,像一滴水汇入河流般,精准而坚定地涌出车厢,走向另一个方向的站台。在被人潮推着向前时,她偶尔会想起过去两年,只能通过冰冷闪烁的屏幕像素与凌空互道早安、分享各自通勤路上见闻的日子,那时总觉得隔着一层无形的、名为距离的薄膜。而现在,尽管白天依旧各自忙碌,穿梭于不同的钢筋森林,但知道晚上会卸下疲惫,回到同一个温暖的空间,分享彼此的见闻与心情,这种物理上的亲近与可预期的相聚,本身就带来了巨大的、难以替代的心理慰藉与安定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