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的温度:一针一线里的思念”
苏暮雨病好之后,或许是受了凌空那份“剪贴簿”礼物的启发,也或许是冬日让人更渴望温暖的触感,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悄悄学着织围巾。
这对于擅长拿画笔和写论文的苏暮雨来说,并非易事。起针、收针、各种织法……她跟着视频教程学,拆了织,织了拆,手指头都被毛衣针磨得有些疼。但她乐此不疲,想象着这条温暖的灰色羊绒围巾,能围在凌空脖子上,替他抵挡北京凛冽的寒风。
她把这个当作一个小秘密,视频时总是把手藏在镜头外,或者借口在整理东西。凌空虽然觉得她最近有些“神秘”,但并未多想。
当这条倾注了无数个夜晚心血的围巾终于完工,苏暮雨将它仔细包装好,寄往北京时,心里充满了期待。
凌空收到包裹,打开看到那条针脚细密、质感柔软的灰色围巾时,愣住了。他拿起围巾,下面压着一张卡片,上面是苏暮雨的字迹:“北京风大,替我照顾好你。PS:第一次织,不许嫌弃针脚丑。”
凌空将围巾围在脖子上,羊毛细腻的触感贴着皮肤,仿佛还带着苏暮雨指尖的温度。他走到镜子前,看着镜中围着女友手织围巾的自己,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幸福感瞬间将他淹没。他立刻给苏暮雨打去视频,一接通,就指着脖子上的围巾,眼睛亮晶晶的:“收到了!很好看,很暖和!”
苏暮雨看着他像个小孩子展示新玩具一样,忍不住笑了:“喜欢吗?”
“喜欢!超级喜欢!”凌空用力点头,用手珍惜地抚摸着围巾,“这是我收到过最温暖的礼物。”
他顿了顿,看着屏幕里的她,认真地说:“暮雨,谢谢你。”谢谢你的心意,谢谢你的等待,谢谢你这份笨拙却无比珍贵的手工温度。
、“‘冬至’的饺子:南北习俗与家的味道”
冬至那天,北京有吃饺子的习俗。实验室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过节。凌空这个南方人,对于包饺子这项技能完全是空白。看着北方同学熟练地擀皮、放馅、一捏一个元宝般的饺子,他只能笨拙地在一旁试图帮忙,结果包出来的饺子不是露馅就是奇形怪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他把自己包的几个“惨不忍睹”的饺子拍照发到“四人局”群里,立刻引来了赵强的无情嘲笑:“空哥!你这饺子是经历了什么?被机器人踩过吗?”
苏晓晓则发来她在家包的、精致得像艺术品的饺子图片,进行“降维打击”。
苏暮雨也发来了消息,是她在上海和同事一起吃的汤圆照片:“我们这边吃汤圆,团团圆圆。你那边饺子吃得怎么样?”
凌空看着群里热闹的吐槽和苏暮雨发来的汤圆,虽然身在北方,却仿佛同时感受到了南北两地不同的节日氛围和来自远方亲友的关怀。他回复苏暮雨:“饺子很好吃(别人包的),就是有点想你……做的菜。”后面又欲盖弥彰地加了一句。
晚上回到住处,凌空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摸了摸脖子上柔软的围巾,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听着电话那头父母关于是否吃了饺子、穿没穿暖的唠叨,他一点也不觉得烦。这些琐碎的、跨越空间的牵挂和温暖,如同星星点点的灯火,汇聚在一起,照亮了他独自求学的冬日,让他从未感到真正的寒冷。
冬意渐深,岁末将至。凌空在书桌前,整理着这一年来的研究笔记和思绪。学术上有瓶颈,也有突破;生活中有孤独,更有温暖;感情上有思念,更有成长。他与苏暮雨,在这双城的守望中,用各自的方式,笨拙而又坚定地守护着他们的爱情,也守护着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他知道,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遥远。而他们共同期待的那个未来,也正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