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则因为确定了直博,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去寻找企业实习。但他并没有完全隔绝于象牙塔之外。他通过李教授的介绍,参与了一个与本地科技企业合作的小型横向项目,负责其中一部分算法的优化。这个项目不像学术研究那样追求前沿,更注重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控制。
第一次接触到真实的工业界需求,凌空感受到了与学术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压力。客户更关心的是“能不能用”、“稳不稳定”、“贵不贵”,而不是算法的创新性。这让他对之前学到的“工程思维”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他需要在自己追求的最优解和客户要求的可行解之间找到平衡,需要考虑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而不仅仅是功能实现。
这个过程锻炼了他的【客户沟通】和【需求分析】能力,也让他对自己未来博士阶段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考:如何让前沿的学术成果更好地落地,服务于实际需求?这或许是他可以长期关注的一个方向。
“‘未来’的具象勾勒:分离倒计时与共同规划”
随着秋意渐深,毕业的倒计时仿佛也悄然开启。虽然离真正的分别还有大半年,但那种“即将各奔东西”的感觉,已经开始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凌空将北上读博,而苏暮雨则计划留在本校,或者去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寻找与她的专业相关的工作机会。
这将是他们确定关系以来,第一次面临较长时间的异地。
某个周末的晚上,他们又一次来到飞云江边,这次的话题,不可避免地触及了未来。
“到时候,我们可能要隔得很远了。”苏暮雨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嗯,”凌空握紧了她的手,“但现在的通讯很发达,高铁也方便。”
“我知道,”苏暮雨靠在他肩上,“就是想到不能像现在这样,想见的时候就能见到……”
短暂的沉默后,凌空开口,语气认真:“我查过了,从北京到上海,高铁最快只要四个多小时。我们可以约定,至少每个月见一次。平时每天都可以视频。”
“还有,”他继续规划着,“寒暑假我肯定回来。你也可以来北京找我,我带你去看看未名湖,逛逛长城。”
他们开始具体地讨论起异地恋的维系方式:固定的通话时间,分享日常的细节,计划每次见面的行程……他们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选择共同面对,用具体的计划来消解对未知的不安。他们甚至在手机上下载了共享日程的APP,开始标记彼此重要的日期和可能的见面计划。
这种共同规划未来的过程,本身就像是一种承诺和仪式。它让分离的倒计时不再仅仅是伤感,更夹杂着对下一次相聚的期待,以及为了更长远的未来而各自努力的决心。凌空技能面板上,【远期规划】和【关系维护】的技能,在这一刻得到了显着的强化。
秋叶静美,时光从容。大四的这个秋天,凌空在确定性的温暖中,享受着过渡期的宝贵时光。他提前触摸着博士生涯的门槛,弥补着过往的“缺失”,深化着与苏暮雨的共同生活,也初次领略了象牙塔外的风景,并开始与爱人共同勾勒虽暂有分离却目标一致的未来蓝图。这一切,都让他以一种更加成熟、更加饱满的姿态,迎接着人生新阶段的到来。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