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暮雨乘坐的火车消失在雨幕尽头,凌空独自返回略显空荡的校园。期末的喧嚣已然落幕,暑假正式开启。这个原本期待中充满相聚的夏天,因为苏暮雨的北上,陡然多出了一段未曾预料的异地时光。
“‘远程连接’的建立:笨拙的日常分享与‘时差’焦虑”
苏暮雨抵达北京后,第一时间发来了报平安的信息和几张北大校园的照片。未名湖的碧波,博雅塔的倒影,充满着与南大截然不同的庄重与历史感。凌空回复着“环境真好,注意休息”,心里却有点空落落的。
他们约定每天晚饭后视频通话。第一次视频,两人都显得有些拘谨。凌空背景是安静的501宿舍(雷浩和陈锐都已离校),苏暮雨则在她北大的临时宿舍里。
“今天……怎么样?”凌空开了口。
“挺好的,上午开了营,见到了很多厉害的同学和老师。下午听了场讲座,讲《红楼梦》的叙事美学,很有意思。”苏暮雨的声音透过网络传来,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嗯,挺好。”凌空点点头,一时不知该接什么。他今天的活动乏善可陈:睡到自然醒,整理了宿舍,看了会儿专业书。对比苏暮雨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他的日常显得格外苍白。
沉默了几秒,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你吃饭了吗?”
“你那边热不热?”
然后同时愣住,又一起笑了出来,气氛这才轻松了些。凌空开始笨拙地分享飞云县的天气,妈妈又研究了什么新菜式;苏暮雨则描述着北京干燥的空气和食堂里奇怪的豆汁儿。最初的几天,通话总带着一种刻意寻找话题的生涩,仿佛在努力维持一条信号不算太稳定的“远程连接”。
更让凌空有些不适应的是“时差”——并非地理时差,而是生活节奏的差异。苏暮雨的夏令营日程排得很满,讲座、研讨、小组活动,常常要到晚上九点、十点才有空视频。而凌空在飞云县的生活节奏缓慢,有时等到她有空时,他已经困意朦胧。偶尔他发过去的信息,要隔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收到回复。
这种等待和不确定,让习惯了高效和确定的凌空,初次体验到了某种名为“思念”的、低效却无法优化的情感进程。他给自己的【耐心】技能偷偷加练了不少经验值。
“‘本地运算’模式启动:飞云县的慢生活与‘技术宅’的日常”
几天后,凌空也踏上了返回飞云县的列车。熟悉的江南小城,用湿热的空气和满眼的绿意拥抱了他。凌爸爸凌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饭桌上总是堆满了他爱吃的菜。
假期的飞云县,时光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凌空真正进入了“本地运算”模式。他睡到日上三竿,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听着她絮絮叨叨讲邻里趣事;下午,他要么泡在县图书馆里看专业书,要么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开笔记本电脑,继续完善他的机器人项目代码,或者学习下学期机器人工程专业相关的先修课程。
他的技能面板上,【机器人学基础】、【控制理论】等技能的经验值在稳步增长。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享受一种纯粹的、不带功利目的的学习乐趣。
当然,假期少不了老友相聚。赵强也回来了,晒得黝黑发亮,一身的腱子肉更结实了。他一见到凌空,就给了他一拳(力度控制得很好):“空哥!想死我了!大学怎么样?有没有被大城市的美女晃花眼?”
凌空笑着回捶了他一下:“还行。你呢?体校是不是天天魔鬼训练?”
“那必须的!不过爽得很!”赵强嗓门依旧洪亮,“走走走,叫上晓晓,咱们老地方撸串去!”
“‘搞笑场面’之一:烧烤摊前的‘技术分析’与‘武力镇压’”
傍晚,三人坐在熟悉的路边烧烤摊。苏晓晓也来了,这丫头上了美院后,打扮更加时尚大胆,头发还挑染了几缕紫色,但咋咋呼呼的性格一点没变。
“空哥!强哥!!”她人未到声先至,引来周围食客的侧目。
几串烤肉下肚,气氛热烈起来。赵强开始吹嘘他在体校的光辉战绩,如何扣篮,如何一拳KO对手(大概率是吹牛)。苏晓晓则兴奋地讲述着美院的奇葩老师和她的艺术创作(“我在画布上泼了一桶颜料,老师居然说我有抽象表现主义的天赋!”)。
凌空 mostly 笑着听,偶尔插几句大学的见闻。
这时,旁边一桌几个社会青年喝得有点高,声音越来越大,言语间开始有些不干不净,还频频朝苏晓晓这边看。赵强眉头一皱,就要起身。
凌空却拉住了他,低声道:“别冲动。”他拿出手机,假装自拍,实则快速拍下了那桌人的样貌和车牌号(如果他们开车来的),然后打开录音功能,放在桌边。
“你干啥?”赵强不解。
“留存证据。万一发生冲突,这是对方挑衅在先的证据。另外,我已经把定位和情况简要发给了附近的派出所值班室,算是提前备案。”凌空冷静地说,【风险评估】和【证据保全】技能下意识启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