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尾声如同落日余晖,温暖而短暂,为新学期的开始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飞云一中的校园再次喧闹起来,银杏叶依旧浓绿,却仿佛沉淀了一个夏天的故事,等待着被秋风吹拂。凌空和他的伙伴们升入了高三,学业的压力如同渐渐积聚的云层,但青春的活力与趣事,依旧如同穿透云隙的阳光,明媚而鲜活。
“‘开学综合征’与‘系统重启’”
开学第一天,教室里的气氛微妙地混合着久别重逢的兴奋和面对高三现实的些许凝重。
苏晓晓打着哈欠,瘫在桌子上:“啊……我的生物钟还停留在暑假模式……身体在教室,灵魂还在床上……”
赵强则对着发下来的新课本和厚厚一摞练习册咋舌:“这、这就是高三的份量吗?感觉知识它沉甸甸地压在我脆弱的肩膀上!”
凌空倒是适应得很快。对他而言,假期和学期的区别只是任务列表的不同。他熟练地整理着新书本,规划着新的学习时间表,如同给系统进行了一次清爽的重启和初始化。【时间管理:熟练(150/1000)】和【适应性:熟练(90/1000)】悄然运转。
然而,当他看到林雪拿出一个详细到每分钟的、颜色编码的“高三上学期战略规划表”时,还是感到了些许震撼。
“雪姐……你这规划表,是用了项目管理软件做的吗?”凌空忍不住问。
林雪推了推眼镜:“是的。基于临界路径法(CPM)和敏捷开发(Agile)原则混合定制。要参考一下吗?我可以分享模板。”
凌空:“……谢谢,我还是用我自己的简化版吧。”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技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苏暮雨看着他们俩,笑着摇摇头,拿出她那本熟悉的、带着淡淡香气的笔记本,开始安静地书写新学期的第一页。她的存在,仿佛自带一种让周遭安静下来的力量,柔和地中和着技术宅的精密和学渣的焦虑。
“‘老班’的‘心理战’与‘数据可视化’”
高三的班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以“心理战”闻名的老师。开学第一周,他并没有急于灌输知识,而是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坐标轴,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值”。
“同学们,”老班声音沉稳,“从现在到高考,我们还有不到三百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增长过程。”
他在坐标轴上画了一条蜿蜒曲折、有平缓上升、也有陡峭攀升、甚至还有短暂平台的曲线。
“学习的过程,就像这条曲线。会有快速提升的‘爆发期’,也会遇到怎么努力似乎都停滞不前的‘平台期’。平台期尤其考验人,很多人在这里会焦虑、会自我怀疑,甚至放弃。”
他目光扫过全班:“但我今天告诉你们,平台期不是失败!它是积累期,是量变孕育质变的关键阶段!坚持过去,就是下一次的飞跃!”
这番话说得不少同学若有所思,连赵强都坐直了身子。
凌空看着那条曲线,下意识地就开始在脑中建模。【数据可视化:熟练(185/1000)】和【学习理论:初窥(20/500)】同时活跃起来。他觉得老班这个模型虽然粗糙,但直观有效,甚至想回去用软件画一个更精确的、带置信区间的预测曲线出来。
下课后,他忍不住对林雪说:“老班这个心理曲线模型,虽然定性,但很有启发。或许我们可以收集一些历次考试成绩数据,尝试拟合一个更量化的……”
林雪眼中闪过感兴趣的光芒:“可以考虑加入个体差异变量,比如基础值、学习效率系数……”
苏晓晓在一旁听得头大:“停!你们两个!老班是在给我们打鸡血、灌鸡汤!你们居然要把它做成数据分析报告?!这鸡汤也太硬核了吧!”
凌空和林雪对视一眼,同时闭上了嘴,但眼神交流中分明达成了“私下再讨论”的共识。苏暮雨在一旁轻笑,觉得能用数据思维去解构心理鸡汤,这大概就是凌空和林雪独特的“浪漫”吧。
“‘篮球联赛’与‘非典型后勤’”
一年一度的校园篮球联赛开幕。赵强作为班级主力,摩拳擦掌,天天拉着凌空去球场陪练。凌空虽然球技一般,但他的【动态视力】和【局势判断】让他成为了一个出色的“陪练员”和“战术分析师”。
他会在场边观察赵强的跑位、投篮选择、防守习惯,然后用平板电脑记录下数据,赛后进行分析。
“强哥,你左侧突破后的急停跳投命中率比右侧低15%。”
“你在防守对方快攻时,有70%的概率会下意识看向持球人,容易漏掉无球空切。”
赵强一开始觉得别扭:“空哥,打球就打球,你怎么还带实时数据监控的?”但几次下来,他发现凌空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按照建议调整后,效果显着!
于是,凌空成了篮球队的“非典型后勤”——不负责搬水递毛巾,而是负责提供数据支持和战术建议。他甚至开发了一个简单的APP,用来快速记录比赛关键数据,引得其他班级的队员纷纷侧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