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在飞云一中如火如荼地展开。校园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学生,有的在绘制海报,有的在排练节目,有的在准备展品。地方文化研究社的“钟楼的历史与未来”展区被安排在体育馆最佳位置,足见学校对这个项目的重视。
周二的社团活动时间,全体成员齐聚活动室,讨论展区布置方案。李学长将空间分成四个区域,分别对应四个小组的研究内容。
“我们需要一个吸引眼球的主视觉,”李学长指着草图,“入口处做一个钟楼的等比例缩小模型如何?” 模型制作组的同学面露难色:“时间太紧,细节很难做精确。”
凌空观察着钟楼的照片,忽然提议:“不如做一个透明剖面的模型,展示地下结构层次。我可以提供结构数据。” 林雪补充道:“我父亲团队有激光扫描的三维数据,或许可以借用。”
【创意设计:熟练(45/1000)】 面板跳出新技能提示。凌空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这种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过程。
陈静负责的传说故事组决定采用沉浸式讲述方式:“我们找几位同学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目击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与钟楼相关的故事。” 苏晓晓立刻举手:“我可以演民国时期的学生!还能穿复古校服!” 大家笑声中,苏暮雨轻声对凌空说:“晓晓就等着这个机会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凌空忙碌于学业和社团工作之间。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多任务处理,技能面板上的【时间管理】和【多任务处理】两项技能稳步增长。
周五放学后,凌空再次造访老周茶馆。这次他带着更专业的工具——一个小型内窥镜相机,是从科技社借来的。
周老板见到他,会心一笑:“还是放不下那些老故事啊?” 凌空点头:“文化节展示需要,想多收集些资料。” 这个半真半假的理由似乎说服了周老板,他摆摆手:“后院你自己去看吧,注意安全。”
来到后院那处松动砖墙,凌空小心地移开砖块,将内窥镜相机伸入洞口。手机屏幕上显示出内部的景象:那确实是一条向下的通道,砖石结构,保存 surprisingly 完好。通道向钟楼方向延伸,但在不远处就被坍塌的土石阻塞了。
【侦查:熟练(78/1000)】 又一项新技能被激活。凌空仔细记录下通道的走向和结构特点,然后恢复砖墙原状。
回到前厅,周老板泡了一壶新茶:“有什么发现吗?” 凌空谨慎地回答:“确实有些老结构,但看起来已经堵死了。” 周老板若有所思:“老房子都这样,地下的秘密比地上的多。”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祖父曾经说过,抗战时期,这下面确实有过动静,但战后就封死了。老人家嘱咐别再打开,说有些历史最好埋葬。”
这番话让凌空更加确信通道的重要性。但他也尊重周老板的担忧,决定暂时不进一步探索,先专注于文化节展示。
文化节前一周,各个社团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地方文化研究社的展区初具规模:中央是透明的钟楼剖面模型,四周是历史照片和文献展示,还有一个区域专门用于“口述历史”表演。
林教授意外地来访,看到学生们的成果十分惊喜:“没想到你们做得这么专业!我团队可以借给你们一些考古发现的复制品展览。” 这个提议让学生们兴奋不已。林雪更是眼睛发亮:“父亲,真的可以吗?” 林教授点头:“知识应该共享,特别是与年轻一代。”
然而,第二天林教授就打来电话,语气遗憾地说上级不同意展出最新发现,只能提供一些早已公开的文物复制品。 “没关系,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凌空安慰失望的林雪,但他心中疑云更浓——为什么对钟楼的发现如此保密?
文化节前一天,凌空留在学校加班完善展区。夜幕降临时,大部分同学已经回家,只有几个社团还有人在最后忙碌。
凌空正在调整灯光效果,忽然听到体育馆后门有轻微响动。他悄悄走过去,发现门锁被撬开了,一个黑影正在地方文化研究社的展区前动作。 “谁在那里?”凌空喝道。
黑影一惊,迅速向门口跑去。凌空追赶上去,但在走廊拐角处跟丢了。返回展区检查,发现有人试图打开存放文献资料的柜子,但没能成功。
【安全意识:熟练(34/1000)】 面板跳出提示。凌空立即报告了学校保安,并通知了李学长和林雪。
“丢失什么东西了吗?”匆匆赶来的李学长焦急地问。 凌空摇头:“柜子打不开,但他们可能拍了照。”他指着玻璃柜上细微的划痕,“似乎是想打开而不是破坏。”
林雪检查了透明模型:“这里有人动过。原本地下层的颜色区分被调整了,更加突出了某个区域。” 凌空仔细查看,发现确实如此。模型的修改微妙但专业,不是内行人几乎看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