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一月,过年的日子尚未到来,计委大院里的红灯笼已经在寒风中摇曳。
陈默坐在办公室里,整理着近期调研报告的反馈意见,窗外传来街头小贩冰糖葫芦的叫卖声,为这座严肃的机关大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这年头,连冰糖葫芦都涨到五毛钱一串了,
王师傅一边泡茶一边摇头,通货膨胀啊!
刘芳大姐接话:可不是嘛!昨天去西单商场,一件呢子大衣要三百多,抵我两个月工资了!
陈默听着同事们的闲聊,内心os:这才哪到哪啊,等房价涨起来你们才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
不过想到自己那点微薄的工资,他也不禁叹了口气:重生回来还是穷啊!
就在这时,办公室电话响起,刘芳大姐接听后喊道:小陈,长途!上海来的!
陈默心里一动,快步走过去接起电话:喂,您好,我是陈默。
电话那头传来苏晓冉激动的声音:陈默!出大事了!就那个讨厌的投资人,今天居然跑来求我了!
陈默愣了一下:什么意思?慢慢说。
他今天突然来片场,把我拉到一边,哭丧着脸说求我高抬贵手,苏晓冉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语调,
说他的项目被卡了,银行贷款也黄了,求我放他一马,我还莫名其妙呢!
陈默内心os:等等,这剧情我还没点开始呢,怎么就已经通关了?我也没找人啊...
苏晓冉继续道: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演戏呢,后来看他真快哭出来了,才相信是真的,他说不知道我背景这么深,以后再也不敢骚扰我了。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柔软,是不是你...找人帮的忙?
陈默谨慎地回答:不是我主动找的人,不过这是好事,以后他应该没精力骚扰你了。
你就别瞒我了!苏晓冉的声音带着笑意,除了你还有谁会帮我?总之太谢谢你了!下次来上海我请你吃大餐!
挂掉电话后,陈默越想越觉得蹊跷。
他想起之前和张涛提过这事,于是趁着午休时间,到街边的公用电话亭拨通了张涛的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张涛懒洋洋的声音,背景音里还有台球碰撞的清脆声响:喂?陈默啊?怎么想起给哥们儿打电话了?是不是想通了,要出来玩玩?
陈默试探着问:涛哥,最近是不是...顺手办了什么事?比如一个建材老板?
张涛在电话那头轻笑,台球声暂停了:哦,你说那事儿啊?小事一桩,那家伙本来就不干净,查他太容易了,正好他有个项目卡在我一朋友那儿,打个招呼的事儿。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玩味:那姑娘不错,挺单纯的,你小子有眼光,什么时候带来给哥们儿见见?
陈默内心震惊:好家伙,这就是京城子弟的能量?我还没正式求助呢,人家就给办了?这效率比后世投诉举报平台高多了啊!而且连苏晓冉单纯都知道了?这是调查过了?
他连忙解释:涛哥误会了,我们就是普通朋友。
得了吧!张涛嗤笑,普通朋友你能这么上心?行了,不逗你了,正好,周六晚上有个小范围聚会,都是圈里人,过来玩玩?给你介绍几个朋友。
陈默内心os:来了来了,经典的圈子邀请,去还是不去?去了可能被贴上标签,不去可能错过机会...难选啊!
最终他还是答应了:谢谢涛哥,我一定准时到。
周六晚上,陈默按照地址来到北三环一处不起眼的四合院。
从外面看平平无奇,推开门却别有洞天——院子里停着几辆进口轿车,屋内装修典雅而不失现代感,与外面的古朴形成鲜明对比。
张涛热情地迎上来,揽着陈默的肩膀:来了!给你介绍几个朋友。
聚会规模不大,也就十来个人,但个个气度不凡。
有穿着考究的商界精英,有气质沉稳的年轻官员,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艺术家的时髦青年。
这位是李总,做进出口贸易的;这位是刘处,在经贸部;这位是王导,刚拍完一部电影...张涛一一介绍,这是陈默,计委的后起之秀,秦老爷子的高足。
陈默内心os:好家伙,直接把我归到秦教授门下了?不过这招牌确实好用。
他不卑不亢地与每个人打招呼,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疏远。
聚会氛围轻松随意,大家聊着经济形势、文化动态,偶尔也说说圈内趣闻。
一个做房地产的李总问陈默:小陈,听说你在计委?最近这宏观调控,对我们这行影响不小啊!
陈默谨慎地回答:调控是为了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短期可能有阵痛,但长远看是好事。
另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女士问:那你觉得下一步政策会怎么走?
陈默笑笑:这得看领导决策,不过我个人觉得,差异化政策可能是方向,不会一刀切。
他的回答既专业又谨慎,既展现了见识又守住了分寸,引得几人暗自点头。
张涛显然很满意陈默的表现,递给他一杯红酒:怎么样?这帮哥们儿还不错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