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北京,寒风凛冽,但北京饭店宴会厅内却温暖如春,星光熠熠。
苏晓冉新片《月光下的风铃》发布会正在这里举行。
陈默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装——这是他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投资”,站在会场角落,打量着这个时代的娱乐圈盛况。
“好家伙,这布置比后世互联网公司的年会还朴素。”
陈默内心吐槽,“没有LED大屏,没有炫酷的灯光秀,连背景板都是手绘的,不过倒是挺有文艺气息,比后世那些铜臭味十足的商业发布会强多了。”
现场记者们拿着录音机和笔记本——这时候数码相机还是稀罕物,大多数记者用的都是胶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着照。
几位穿着时髦的影评人交头接耳,讨论着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
苏晓冉今天格外光彩照人,一袭水蓝色长裙,妆容精致,在镜头前落落大方地回答着问题。
电影导演和主演们也都面带微笑,气氛融洽。
发布会进行到一半,一个穿着花哨西装、头发抹得油亮的年轻男子突然举手,不等主持人点名就站了起来:“我是《星闻周报》的记者,想问苏晓冉小姐一个问题。”
陈默注意到苏晓冉的脸色微微一变,显然认识这个人。
主持人有些尴尬,但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
“苏小姐,听说您能拿到这个角色,是因为某些‘特殊关系’?”男子语气轻佻,“毕竟以您的演技,似乎还不足以担纲如此重要的角色,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这明显是个带着恶意的刁难问题,几个记者已经开始低头记录——这绝对是明天的头条花边新闻。
苏晓冉脸色煞白,强作镇定:“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我是通过正常试镜获得这个角色的,导演和制片人都可以作证。”
但那纨绔子弟不依不饶:“哦?是吗?但我听说您最近经常和某位投资人共进晚餐,难道不是在为下一个角色做准备吗?”
这话已经近乎赤裸裸的侮辱了。
现场气氛尴尬到极点,导演想插话解围,但那个纨绔直接打断:“导演不必为她开脱,这种事情在圈内不是很常见吗?”
陈默看不下去了。他内心os:“好嘛,这是求爱不成反生恨的戏码啊!这种low货也配出来丢人现眼?”
他悄然走到记者区,从一个相熟的记者手中接过话筒——这位记者是之前采访过计委课题的媒体人,认得陈默。
“您好,我是国家计委综合处的陈默,对电影产业有些研究,能否让我说几句?”陈默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身上。
国家计委的名头在当年可是相当唬人的。
陈默先是对电影本身给予了高度评价:“《月光下的风铃》在我看来是一部难得的艺术片,它不仅在叙事手法上有创新,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
他侃侃而谈,从电影艺术性讲到文化产业价值,说得头头是道,连导演都不住点头。
然后他话锋一转,看向那个纨绔子弟:“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演技问题,我觉得可以用一些数据来探讨,根据电影市场的规律,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演员演技只占30%的因素,剧本、导演、制作各占20%,还有10%是市场时机...”
他引经据典,用一连串数据和类比,看似在分析电影,实则驳斥了纨绔的论点:“所以单纯质疑某位演员的演技是不科学的,就像质疑一个企业的效益不能只看销售员的能力一样,需要全面考量。”
现场真正的影评人和资深记者纷纷点头,有人甚至鼓起掌来。
这番论述既专业又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那个纨绔子弟脸色铁青,恼羞成怒:“你算什么东西?一个机关小干部也敢在这里指手画脚?知道我父亲是谁吗?”
陈默微微一笑,语气依然平静:“不管您父亲是谁,在艺术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是国家计委综合处的陈默,如果您对文化产业政策有什么疑问,欢迎来计委咨询,至于您父亲是谁...”
他故意顿了顿,“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请秦怀瑾教授或者王明远处长向您父亲请教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
这几句话轻描淡写,但透露的信息量却让在场明白人倒吸一口凉气。
有懂行的都知道秦怀瑾是国务院智囊,王明远是计委实权处长,这年轻人什么来头?
纨绔子弟在北京混的不错,圈子里估计也是听说过这些名字,顿时哑火,脸色由青转白,最后灰溜溜地溜出了会场。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既是为陈默的机智应对,也是为这场风波的平息。
苏晓冉看着陈默,眼中充满感激和倾慕。
发布会结束后,陈默被工作人员请到后台。
苏晓冉一见他进来,立刻迎上来:“陈默!今天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