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陈默已经坐在了办公室角落的工位前。
窗外,北京城的自行车流开始汇聚成河,清脆的铃声响成一片,间或有几辆方头方脑的黄色“面的”或红色的夏利出租车穿梭其中。
远处工地传来的打桩声隐隐可闻,为这座古都奏响变革的交响。
“得,比保洁阿姨来得还早,这卷王人设算是立住了。”
陈默一边用抹布擦拭着积灰的文件袋,一边内心吐槽,“前世被资本压榨,今生自我压榨,我这劳碌命算是改不了了。”
他桌上摊着昨天没看完的《人民日报》,头版正报道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的新闻。
“1993年啊,”陈默泡上一杯茉莉花高碎,茶香混着旧纸张的味道,构成了独特的办公室气息,“朱老板正在上海大刀阔斧,海南房地产热还没彻底退烧,下个月就要实行‘分税制’改革了...这可是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关键节点。”
收音机里传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夹杂着《小芳》和《涛声依旧》的旋律——李春波和毛宁的歌今年火遍大江南北。
“这审美对比后世的抖音神曲,简直是清流啊。”陈默想着,手上却没停,已经开始对那堆“文件山”进行初步分类。
八点整,同事们陆续到位。
“哟,小陈这么早?”老科员王师傅端着搪瓷缸子,慢悠悠地踱进来,看到陈默桌上已经分好的一小摞文件,略显惊讶。
“王老师早,睡不着就早点来熟悉熟悉。”陈默笑得人畜无害。
赵国庆副处长是踩着点进来的,看到陈默已经投入工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例行早会后,赵副处长叫住了陈默:“小陈啊,来我办公室一下。”
陈默跟着走进副处长办公室,注意到赵副处长桌上摆着几张与家人的合影,还有一本《宏观经济管理》杂志。
“坐。”赵副处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先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这几天熟悉得怎么样?”
“正在努力熟悉,赵处,这些历史文件很有价值,让我对咱们处的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陈默回答得滴水不漏。
“很好,年轻人就是要多学习。”赵副处长满意地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的卷宗,“这里有个任务,处里考虑再三,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默内心警铃大作:“来了来了,经典甩锅环节即将上演!”
赵副处长推了推卷宗:“这是关于我国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历年政策文件和相关报告,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十来年的资料,之前经手过几位同志,但因为内容庞杂,脉络一直没理清。”
他顿了顿,观察着陈默的表情:“处里希望你能把这些资料整理归档,并写一份全面的综述报告,梳理政策演变历程和效果,这可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啊,能让你快速全面了解这个领域。”
陈默接过卷宗,入手沉甸甸的,估计得有五六斤重。
他翻开一看,里面各种红头文件、手写笔记、剪报和数据表格杂乱无章地塞在一起,有些纸张已经泛黄发脆。
“好家伙,这哪是学习机会,分明是考研政治加申论加公文写作三合一地狱难度的超级大礼包啊!”
陈默内心疯狂吐槽,“之前的同志不是‘没理清’,是根本没人想接这烫手山芋吧?”
表面上,他却露出感激的笑容:“谢谢处长信任,我一定努力完成这个学习任务。”
赵副处长似乎没想到陈默答应得这么痛快,愣了一下才说:“嗯,很好,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时间嘛...不急,给你两周怎么样?”
“两周足够了,我尽快完成。”陈默抱着那堆“砖头”,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
回到座位上,隔壁工位的大姐刘芳凑过来小声说:“小陈,你接那个活儿了?之前小李被这堆东西折腾得差点辞职,小张做了半个月也没理顺,最后都扔那儿了。”
陈默笑笑:“没事刘姐,我试试看。”
一整天,陈默几乎没挪窝。
同事们看他时而快速翻阅文件,时而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时而对着窗外发呆(其实是在回忆前世信息),都暗自摇头。
“年轻人就是有冲劲,过几天就知道厉害了。”王师傅抿着茶,对刘芳低声道。
赵副处长经过时,看到陈默专注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
下班时,陈默是最后一个走的,手里还抱着一摞文件。
门卫大爷已经认识他了:“小陈同志,又加班啊?”
“带回去学习学习!”陈默笑着回应。
实际上,回到租住的小单间后,陈默并没有立即投入工作。
他先是从街头小店买了份炸酱面解决晚餐,然后打开那台花“巨资”买的二手电脑——一台386台式机,运行着古老的WPS系统。
“没有百度谷歌,没有知网维普,这调研条件堪比原始社会啊。”陈默一边抱怨,一边却双手如飞地开始在键盘上敲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