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陈默特意换上了那件最整洁的白衬衫和一条熨烫过的深色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怀揣着近乎朝圣的心情,提前半小时来到了那座并不起眼,却承载着中国改革重量的部委大楼。
门口武警战士警惕的目光、需要严格登记的手续、以及空气中那种特有的、混合着纸张、油墨和严肃气氛的味道,都让陈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内心OS:“这就是共和国经济引擎的驾驶舱吗?感觉呼吸都得控制频率,生怕打扰了里面的大脑思考国家大事。”
秦教授介绍的那位姓何的处长,是一位四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神色疲惫但目光锐利的中年干部。
他简单问了陈默几句,查验了介绍信和学生证,便把他交给了一位姓李的年轻科员。
“小李,这是北大来的实习生小陈,暑假过来帮忙,你带带他,主要是资料室那边,有些文件和简报需要整理归档,校对一下近期的一些报告初稿,还有各个司局之间送送文件。”
何处长语速很快,交代完就又埋头扎进一堆文件里。
小李科员看起来工作没多久,但已经是一副“老机关”的干练模样,对陈默点点头:“跟我来吧。”
体改委内部比陈默想象的还要忙碌。
走廊里的人们步履匆匆,几乎是小跑着前进;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打字机噼啪声(是的,90年代初电脑还不普及)、以及人们压低声音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文件柜里塞得满满当当,很多桌子上也堆着如山高的材料和报表。
陈默被分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资料室里积压的过去几个季度的各省经济数据简报,按照地区和时间顺序重新整理、编号、归档。
这工作极其枯燥繁琐,纸张泛着旧黄,灰尘弥漫。
但陈默干得一丝不苟,内心OS却异常活跃:“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物价指数、工业产值…
这都是活生生的、第一手的中国经济脉搏啊!虽然只是汇总简报,但比公开报纸上的数据详实太多了!上帝视角+内部数据,这buff叠加,爽翻!”
他一边整理,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数字、每一段分析。
哪些地区改革步伐快,哪些行业遇到了困难,哪些政策产生了效果…
前世模糊的宏观记忆与眼前具体的数据相互印证、补充,让他对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知。
送文件的工作更是让他开了眼界。
他需要穿梭于各个司局处室,虽然只是把文件送到秘书或指定的接收人手里,但偶尔能瞥见门缝里正在发生的激烈讨论,甚至能听到一些只言片语。
“国企包袱太重!必须下决心动手术!”
“动手术?几千万职工安置怎么办?社会稳定还要不要?”
“价格双轨制必须并轨!否则寻租腐败永远杜绝不了!”
“并轨?说得轻巧!通胀压力谁来承担?老百姓能承受得住吗?”
这些争论片段,往往涉及改革的核心难题,听得陈默心惊肉跳又热血沸腾。
内心OS:“原来高层次的讨论是这样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艰难的权衡和抉择!
这比什么宫斗剧、职场剧刺激多了!每一句话背后,可能都关系到亿万人的生活和国家的走向!”
有一次,他送一份文件到一个会议室门口,里面正在召开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
门没关严,他听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正拍着桌子激动地陈述观点,而主持会议的高级官员则眉头紧锁,不断提问。
陈默听得入神,差点忘了挪步,还是里面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他,示意他放下文件赶紧离开。
最让他兴奋的,是有一次处里召开一个关于“未来消费品工业发展重点”的青年干部讨论会,何处长大概是看他平时踏实,破例允许他坐在角落旁听。
会上,年轻的科员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优先发展纺织服装,有的认为家电产业潜力巨大,还有的提出要关注新兴的电子产品。
陈默听着听着,前世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
他想起后来席卷全国的“家电下乡”、想起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想起某个以小商品批发闻名世界的城市…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在会议记录本的背面,飞快地写下了一些要点:
“1. 家电行业:未来十年将进入千家万户,重点不仅是生产,更需布局售后服务和供应链;”
“2. 电子通讯:BP机仅是过渡,移动电话(大哥大)成本下降趋势明显,需提前关注相关产业链;”
“3. 区域集群:可借鉴国外经验,尝试培育专业化、集群化的消费品生产基地,如浙江某地可试点小商品市场(大胆假设);”
“4. 品牌与质量:从‘有’到‘好’,消费者将越来越注重品牌和质量,政策应引导企业从代工向品牌转型。”
他没有写得很长,只是点到即止,但每一个点都基于未来的趋势,并结合了他这段时间看到的内部数据支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