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帝林和于月芹看着儿子眼中那重新燃起的、让他们感到陌生又莫名心安的火焰,几乎是异口同声:“信!”
“信我就行。” 杨强站直了身体,尽管疲惫感依旧如影随形,但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劲支撑着他。他走到墙角,那里堆着几本蒙尘的旧书,是他以前在废品站淘换回来的“破烂”——发黄的《本草纲目》残本、掉了封皮的《汤头歌诀》、还有几本字迹模糊的民间验方手抄本。他以前看这些,纯粹是苦闷时的消遣和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现在,这些“破烂”在他眼中,价值连城!
他拿起那本最破的《汤头歌诀》,哗啦啦地翻着,目光却并未真正落在那些晦涩的歌诀上。他意识深处,那浩瀚的金色公式洪流仿佛感应到他的需求,微微波动起来。无数关于植物生命能量、分子结构、药性搭配、乃至人体经络能量节点与生命本源共鸣的碎片化信息,如同涓涓细流,从金色洪流中分离,涌入他的思维。
他需要一种东西。一种能快速见效,能被人接受,能换成钱的东西!不能像治疗爹娘那样直接动用辉光,那太惊世骇俗,消耗也太大。他需要一个“媒介”,一个“外壳”!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书页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描述“安神助眠”的简单方子上:酸枣仁、柏子仁、茯苓、远志、合欢花。都是些便宜到近乎杂草的药材。
“这个…” 杨强的手指点了点那个方子,但脑海里金色符号流转,瞬间将这个基础方子拆解、重构。源初公式的力量,赋予了他一种近乎本能的“优化”和“编译”能力!他“看”到了这些药材中蕴含的微弱生命能量,如何被激发、如何被提纯、如何按照特定的频率组合,才能温和地滋养疲惫的精神,抚平焦虑的神经。
“娘,我记得…你以前收着点野酸枣核和柏树籽?” 杨强抬头问道。
“啊?有…是有,在床底下那个破坛子里,当种子留着的,没啥用。” 于月芹茫然地回答。
“爹,您腿脚好了,能帮我去村后土坡上挖点野茯苓根不?要老根,带黄皮的。” 杨强又看向父亲。
杨帝林虽然不明白儿子要干啥,但刚被儿子从鬼门关拉回来,正是说什么信什么的时候,立刻拍着胸脯:“能!爹这就去!后坡哪块儿有茯苓,我门儿清!” 说着就要往外走,腰杆挺得笔直。
“等等爹,再采点开着的合欢花,要新鲜的。” 杨强叮嘱道,又看向母亲,“娘,家里还有以前熬猪油的旧砂锅吧?您找出来刷干净。”
于月芹虽然满心疑惑,但也立刻行动起来。
杨强自己则走到那个破旧不堪、外壳都发黄变形的小电饭煲前。这个陪伴了他好几年的“老伙计”,除了煮饭夹生,热饭慢,功能基本只剩个保温。他拔掉电源,看着这堆破烂金属和塑料,意识深处再次引动源初公式。
这一次,不再是治疗生命体的宏大力量,而是更精微、更专注的“物质编译”指令。
一丝比头发丝还要纤细、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纯白辉光,带着玄奥的金色纹路,从他指尖悄然渗出,如同拥有生命的游丝,无声无息地钻进了电饭煲那廉价的塑料外壳和内胆的金属缝隙之中。
**嗡…**
一声极其轻微、只有杨强自己能“听”到的震荡。
在他意识的“视野”中,电饭煲内部那些老化的电阻丝、简陋的控制板、布满污垢的加热盘…其微观结构在辉光流过的瞬间发生了细微而精准的改变!电阻丝被“编译”得更加均匀高效,控制板上的某些节点被“优化”以稳定微弱的电流波动,加热盘上顽固的污垢在分子层面被分解、剥离…整个电饭煲,正被那微弱到极致的辉光,从内而外地改造成一个简陋却拥有特定功能的工具——一个能进行初步能量引导和物质温和萃取的装置!一个为后续“灵能萃取”准备的“炉”!
杨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指尖的辉光一闪而逝。改造一个破电饭煲,消耗远比直接治疗父母小得多,但也让他本就疲惫的精神雪上加霜,眼前又是一阵发黑。他扶住桌子,稳住身形。
很快,杨帝林顶着细雨回来了,怀里抱着沾满泥土的老茯苓根和一小把带着水珠的淡粉色合欢花。于月芹也翻出了积满灰尘的旧砂锅,刷洗得干干净净,还有一小罐野酸枣核和柏树籽。
杨强深吸一口气,强打精神。他将酸枣核(需要去壳取仁,但他直接用手指捏碎,动作快得不可思议)、柏子仁、茯苓块(用菜刀背拍裂)、合欢花一股脑儿丢进砂锅里。没有秤,全凭感觉。但在源初公式赋予的感知下,每一种药材的分量和状态都“恰好”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他往砂锅里加了两瓢清水,放在那个刚刚被“编译”过的破电饭煲的加热盘上。盖上砂锅盖,插上电源,按下那个“煮饭”的按钮。
电饭煲发出沉闷的“嗡”声,指示灯亮起,开始加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驾驭神级能力来逆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驾驭神级能力来逆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