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两人进了村,唐老汉指点了村长的家,那个年轻人道谢而去。
唐老汉刚进了家,洗过手,还没有吃饭,夏麦穗就踏进了家门,
“爹,秦光荣从云南发来一大车什么磷肥,说是可以赊给大家,秋收后还账,”
唐老汉拿起一个花卷,这是小麦面夹杂着高粱面做成的,小麦面发白,
高粱面发紫,看着挺好看,吃起来就不一样了。
如果高粱面放的少还好,如果太多的话,就会发硬发碜,很难吃。
但是,唐老汉很喜欢,灶底的热灰里埋了只大个秦椒,等一会儿扒出来捣碎,
放勺面糊拌拌,加上点油盐,拿花卷蘸起来吃,十分的够味。
唐老汉听了没有说话,只是津津有味地吃着手里的花卷,说起化肥,
自己也懂,倒是这个磷肥,还没有听说过,一亩地能用多少,可是不清楚。
唐老汉想到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社员们第一次使用化肥,什么也不懂,
有的人直接将化肥埋在玉米的根部,到了第二天,大家发现玉米苗都蔫了,
公社里的技术员,看了叹了一口气,说这些玉米苗都被烧死了,赶快移植新苗。
夏麦穗看唐老汉一直吃饭却不理她,心里生气,暗暗地想道,
这老头子,怎么了,是不是想把家产暗地里给小五留着?
这可不行,小五是上门女婿,是要嫁出去的。
夏麦穗哼了一声,扭身走了。
“老头子?”
唐老汉忽然从沉思中惊醒,抬眼看到一脸紧张的老婆子,疑惑地问道:
“怎么了,有事?”
“三儿家里的刚才问你,你怎么不说话?”
“问什么?”
“磷肥啊!”
老婆子简直气坏了,这老头子怎么了,这几天就像丢了魂似的,有事?
“磷肥怎么了?”
老婆子觉得这老头子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有好气地说道:
“还不是想让你给她买啊?”
“凭什么我买?”
唐老汉有点不高兴,生气地说道:
“分家另过了,三儿挣的钱都交给她了,还要我再给她买肥料,什么理啊?”
老婆子却冷笑一声,说道:
“你才想起来是分过家了,这几年哪一年的肥料,不是你给她买的?”
唐老汉一愣神,这才想起来,仔细地盘算一下,还别说,真还是自己买的。
刚结婚那两年就不说了,小两口刚分锅另住,手里没有什么积蓄,作为父母的,
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原则,肥料种子什么的,都是自己拿的钱。
第二年,夏麦穗生了孩子,更可怜他们居家不容易,也是自己给他们买的。
唐小四娶方秋媛过门,夏收之后就分锅了,后来虽说化肥麦种都是自己一起买的,
但是,人家方秋媛转手就把钱给了,只有夏麦穗一直没有给,还为照顾孩子抱怨他们。
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小家庭有了孩子都会推给父母,自己出去打工挣钱。
唐老汉种了一辈子地,这土地庄稼简直就是他心里最喜欢的,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舒服。
老婆子在家要做饭洗衣处理家务,小三成家了,后面还有小四,小五和两个丫头,
孩子就很少给他们照顾,作为交换,唐小三的地里有什么活儿,都是兄弟姐妹帮他们干。
只是一说起来这事,夏麦穗就像受了很大的委屈,满世界宣扬,自己的孩子老人从来没有给照顾过一天。
这些家务事,不说还好,一说起来净是气,唐老汉心里隐隐不高兴了。
唐老汉要召开家庭会,唐小四,唐小五得知后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家里向来是唐老汉的一言堂,哪里有他们兄弟姐妹说话的余地,现在要开家庭会,
也不知道这个一向脾气犟的出名的老爹,又要闹出什么名堂来。
夕阳西下,玉兔东升。
唐家的人都来到了老宅,屋里闷热,大家都坐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夏麦穗特意坐到唐小五身边,笑着问道:
“小五,你哥说你要种蘑菇,你能种得成吗?”
唐小五针对三嫂的疑问,只是笑了笑说道:
“种成种不成,试试呗,”
夏麦穗却撇撇嘴说道:
“小五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听你三哥说,人家种蘑菇,弄下来可不便宜,”
唐小三有点急了,这个傻婆娘,两口子说个话,你也往外传?
还没有来得及张口,唐小四在一旁有点看不过眼,说道:
“三嫂不用担心,小五不借你家的钱,”
“哈哈,我有钱肯定会借给五弟,这兄弟之间,可是最亲的人了,可是家里就这两亩地,
也挣不到钱,小五马上要结婚了,再说做上门女婿,家里总得花点钱,小五你这么折腾,
可不要给家里再折腾出账来,你拍拍屁股走了,让老人还账,他们还有那个能力吗?”
大家瞬间明白了,夏麦穗是怕家里欠账,弄到最后,再牵连住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上门女婿到商业大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上门女婿到商业大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