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万的工程款,在金锐灰溜溜离开后的第二天,就打到了蓝图公司的账上。
当苏晚晴从银行里取出那捆扎得整整齐齐的崭新钞票时,她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这不仅仅是钱。
这是公司的救命粮,是所有人工资的保障,是团队呕心沥血一个月换来的胜利果实,更是对所有质疑和刁难最响亮的一记耳光。
消息传回公司,整个红旗厂旧址都沸腾了。
林旬没有搞什么庆功宴,而是做了一个更直接的决定——发现金。
他让财务部门连夜加班,将所有工人和技术员第一个月的工资、奖金,以及承诺的加班费,一分不少地全部用现金包好,装在一个个红色的信封里。
第二天一早,就在那片已经初具雏形的新生土地上,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发薪仪式”。
没有领导讲话,没有繁文缛节。
一张长条桌,上面堆满了小山一样的红色信封。
林旬和苏晚晴亲自上阵,挨个将信封交到每个员工手上。
“刘强,你的,工资加奖金,一共八百六十块。”
刘强这个七尺高的汉子,在接过那个沉甸甸的信封时,眼圈“唰”的一下就红了。
八百六十块!这比他当年在红旗厂当车间主任时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他用力地点了点头,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转身对着身后的工友们,吼了一嗓子:“谢谢林工!谢谢苏总!”
“谢谢林工!谢谢苏总!”
几百名工人齐声呐喊,声震云霄,他们挥舞着手里的红包,脸上洋溢着最纯粹的喜悦和感激。
“王大锤师傅,您辛苦了,这是一千二。”
王大锤接过信封,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第一次显得有些局促。
他看了看林旬,又看了看身边的孙志,瓮声瓮气地说:“林工,这钱……俺拿着烫手,俺觉得,老孙他们搞技术革新,功劳比俺大。”
还没等林旬开口,孙志就一把搂住他的肩膀,嘿嘿直笑:“老王,你这话说的,没你那手艺镇着,我们哪敢放心大胆地搞?这钱你拿着,晚上我请你喝酒!地方你挑!”
王大锤愣了一下,随即也咧开嘴笑了,一个月的磨合,让这两个曾经的“死对头”,已经变成了惺惺相惜的战友。
“陈浩,你的。”苏晚晴将一个最厚的信封递给陈浩,“工资、奖金,加上你提交的‘脉冲加载’优化方案的技术奖励,一共两千块。”
两千块!
在1992年,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陈浩看着那个厚厚的信封,却没有立刻去接。他抬起头,看着林旬,眼神清澈而坚定。
“林工,我不要奖励。”他认真地说,“‘脉冲加载’的思路是你提出来的,我只是做了些计算和执行工作。而且……没有你那一脚,我们现在可能已经完蛋了。”
他说的,是验收那天,林旬那惊天动地的一脚。
那一脚,不仅踹出了胜利,更踹醒了陈浩。
让他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那看似一步之遥,实则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
林旬笑了笑,把信封硬塞到他手里。
“思路是我的,但把它变成上万组精确的启停数据,是你通宵达旦算出来的,没有你的数据,我的思路就是一句空话。”
他拍了拍陈浩的肩膀,压低声音说:“拿着。,给你父亲的墓前,换上最好的祭品,告诉他,他的儿子,已经开始走他没走完的路了,而且,走得很好。”
陈浩的身体猛地一震,眼眶瞬间湿润了,他紧紧地攥着那个信封,仿佛攥着的是整个世界的重量。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将所有的感激和承诺,都融进了这个无声的动作里。
发薪仪式结束,人心彻底凝聚,工地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工人们的干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
然而,在狂欢的背后,林旬却异常清醒。
傍晚,他和苏晚晴走在工地的临时道路上,看着夕阳将这片新大陆染成一片金色。
“三百万,看着很多,其实很烫手。”林旬开口道。
苏晚晴点了点头,她自然明白林旬的意思。
“我算过了”她从随身的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字。
“支付完工人工资和各项欠款,我们还剩下一百八十万左右。但接下来,第二期工程马上要上马,面积是第一期的三倍,我们需要采购更多的PVD板原材料、更多的泵组设备,还要开始修建通往黄海村的那条水泥路……”
她指了指远处正在搭建的工棚,“而且,随着工程扩大,我们需要招聘更多的技术员和管理人员,现在的草台班子,很快就不够用了。”
“一百八十万,看似一笔巨款,但撒到这么大的一个摊子里,连水花都见不了几个,最多支撑我们两个月。”
这就是基建。
它是一个吞金巨兽,任何一笔资金,在它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所以”林旬总结道,“我们现在面临两个问题:第一,钱;第二,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