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新生界”的“筑基百年”之后,迎来了被后世称为“远征纪元”的开端。整个界域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在界主秦陌的意志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决心,同时运转着防御与探索两大核心体系。
界主宫深处,秦陌的半闭关并非完全的沉寂。他的“星眸”之境持续运转,如同高悬于世界之上的无形之眼,洞察着界内每一分变化,协调着两大体系的资源调配,避免内耗。他的主要心神,则沉浸在与灵性种子的深度沟通,以及对那些源自古老纪元的破碎信息的艰难破译中。
防御体系的深化与蜕变
岳罡统领的军事力量,经历了理念上的革新。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结阵防御与被动应对,而是提出了“活性防御网”的概念。在秦陌的默许与支持下,他以巡界卫为基础,结合对混沌战诀更深的理解,开始推行“小队战术”与“节点防御”。
他将五百巡界卫打散重组,以九人为一小队,构成最基本的战术单元。每个小队不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根据成员特性,侧重于隐匿侦察、快速机动、阵法合击或强力破袭中的某一项。数十个这样的小队,如同活动的神经末梢,散布在“混沌新生界”不断扩张的疆域边境,依托新建的前哨站与隐匿据点,构成了第一道灵敏的预警与迟滞防线。
而原本的“混沌突骑”及其驾驭的“破晓级”突击舰,则升级为更精锐的“游弋打击群”。他们不再固守一域,而是作为机动力量,在“活性防御网”的引导下,如同迅捷的猎豹,随时准备扑向任何被发现的外部威胁,实施精准而致命的打击。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混沌轮回大阵”与新生“灵性预警网络”的深度融合。在唐婉天工阁的技术支持下,数以万计微型的、能够感应灵魂波动与异常能量扰动的“灵犀符石”,被悄无声息地埋设在世界壁垒的关键节点、重要山川地脉、乃至初曦城等聚居地的核心区域。
这些符石与界心处的灵性种子相连,构成了一个覆盖全界的、无形的感知网络。任何带有恶意的灵魂侵入、大规模的能量异动,甚至仅仅是超越常规的空间波动,都会第一时间被灵性种子捕捉,并通过“星眸”直接反馈给秦陌与岳罡。这使得防御体系的反应速度,提升了何止数倍?真正做到了一丝风吹草动,皆在掌控。
“启明号”与深空远征先遣队
与此同时,天工阁主导的“深空探索计划”更是倾注了全界之力。唐婉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新一代探索舰的设计与建造中。她整合了星灵遗族的空间折叠技术、混沌轮回晶石中关于虚空稳定的道则、以及从幽冥殿炼化所得中解析出的部分灵魂隐匿法门,旨在打造一艘能够适应归墟极端环境、进行超远距离航行的奇迹之舰。
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型动力核心——“混沌墟核”的稳定性问题、超空间定位系统在归墟混乱法则下的精度偏差、舰体材料同时兼顾强度与法则亲和性的平衡……无数难题接踵而至。唐婉带领着天工阁的精英们,日夜不休,反复试验,甚至数次因能量失控而引发小规模爆炸,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然而,在秦陌偶尔通过“星眸”给予的关键性指点,以及近乎无限的资源倾斜下,难关被逐一攻克。当最后一块镌刻着复合混沌符文与虚空道纹的舰甲被安装到位,整艘探索舰在船坞中散发出幽深而流畅的混沌光泽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创造了历史。
这艘被秦陌亲自命名为“启明号”的深空探索舰,长度约百丈,通体呈流线型,舰首尖锐,仿佛能刺破一切虚妄。舰体表面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质感,而是如同覆盖着一层流动的混沌星辉,能随着环境自动调节光泽与能量波动,达到极致的隐匿效果。其核心的“混沌墟核”,不仅能从归墟中汲取能量,更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接近化神修士全力一击的推力。而它所搭载的“轮回星标”系统,则能依据灵性种子提供的模糊坐标,在无尽的归墟黑暗中,指引出大致的方向。
与“启明号”相匹配的,是岳罡呕心沥血打造的“深空远征先遣队”。他从数万修士中,历经近乎残酷的选拔与训练,最终挑出了二十七人,组成三支小队,代号分别为“破军”、“七杀”、“贪狼”。这二十七人,无一不是心志如铁、天赋异禀之辈,最低修为也达到了金丹巅峰,队长更是元婴期的好手。他们不仅精通战斗,更在虚空生存、遗迹探索、信息处理等方面各有专长。岳罡亲自担任先遣队的总指挥,石崚任副指挥。
首航!目标“闪烁星标”
在“启明号”完成所有测试,先遣队成员也完成了最后的适应性训练后,一个来自秦陌的明确指令,终于下达。
界主宫之巅,秦陌的身影显化,岳罡、唐婉以及二十七名先遣队员肃立下方。秦陌的目光扫过这群即将踏入未知的勇士,沉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弑天医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弑天医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