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的义诊渐渐成了城中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清晨,求医的人们就在院外排起长队,秩序井然。林玄来者不拒,从常见的感冒发烧到疑难杂症,都能在他这里找到解决之法。
这天下午,送走最后一位病人后,林玄没有像往常一样回藤椅休息,而是将四个徒弟叫到跟前。
今日起,我正式传授你们医道。林玄神色肃穆,医武同源,明医理可通武道,晓武功能助医道。你们且看仔细。
他取出一套银针,手指轻抚过针尖:针灸之道,重在意念。下针时要心无杂念,以神御针,以气通经。
说着,他手腕轻抖,三根银针同时飞出,精准地刺入院中槐树的三处穴位。说来也怪,那老槐树被针刺中的枝条竟微微颤动,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翠绿欲滴。
这是春风化雨针,可激发生机。林玄解释道,用在人体,能唤醒沉睡的经脉。
周一鸣看得目不转睛,推了推眼镜:师父,这针法似乎暗合阵法之道,三针成势,引动木属性灵气。
聪明。林玄赞许地点头,医道与阵法确有相通之处。接下来是药理。
他带着徒弟们来到晾晒药材的架子前,随手抓起一把药材:辨识药材,不仅要看形色气味,更要感知其性。比如这株三七……
林玄闭目凝神,手指轻抚三七的根茎:其性温,味甘微苦,主入肝、胃经。但你们可知道,生长在北坡的三七与南坡的三七,药性有何不同?
四个徒弟都愣住了,这个问题连最博学的周一鸣都答不上来。
北坡日照短,三七生长缓慢,药性更显温润;南坡日照充足,药性则偏燥烈。林玄睁开眼,同样的药材,因生长环境不同,药性便有差异。医者用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石铁挠挠头:师父,俺记性不好,这么多药材怎么分得清啊?
林玄微微一笑:不必强记。你且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
石铁依言闭目,林玄将一株艾草放在他手中。片刻后,石铁惊喜地睁开眼:师父,俺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气息!
这就是艾草的药性。林玄点头,每个人感知药性的方式不同,老二你心思单纯,反而更容易直接感知药性本质。
接着,林玄开始传授诊脉之术。他让陈稳伸出手腕:诊脉不只是感知脉搏跳动,更要体会气血在经脉中的流动。你修炼的功法最重根基,应该能感受到其中差别。
陈稳凝神静气,三指搭在自己腕脉上。起初只觉得脉搏跳动,渐渐地,他仿佛看到了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轨迹。
师父,我好像感觉到了!陈稳惊喜道。
很好。林玄满意地点头,老大你心性沉稳,适合学习诊脉。老三心思缜密,可钻研药理配伍。老二感知敏锐,可辨识药材真伪。至于宝儿……
他看向最小的徒弟:你年纪尚小,但星钥之力与万物亲和,最适合学习导引之术。
林宝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从这天起,小院的修行内容又多了一项。每天义诊结束后,林玄都会抽出时间专门教导医术。
陈稳进步最快,不过半月已经能准确判断常见病症。这天来了个胸闷气短的老大爷,陈稳诊脉后判断是肝气郁结,开出的方子竟与林玄不谋而合。
不错。林玄微微颔首,但你还漏了一点。这位老先生舌苔厚腻,显然是湿气困脾。要在方中加一味茯苓。
陈稳恍然大悟,连忙记下。
周一鸣则迷上了药材研究。他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小块药圃,种下各种药材,用阵法模拟不同的生长环境,观察药性的变化。
师父您看,这天他兴奋地捧着一株人参跑来,我用聚灵阵培育的人参,药性比普通的强了三成!
林玄检查后赞道:学以致用,很好。但切记,阵法催生的药材不可直接入药,需在自然环境中沉淀数月,让药性归于平和。
石铁虽然记不住复杂的医理,但对辨识药材有着惊人的天赋。任何药材只要经过他的手,就能准确说出产地和品质。有药商想以次充好,被他一眼识破。
这黄芪是去年的陈货,药性已失大半。石铁瓮声瓮气地说,俺师父要用最好的药材,你拿这些来糊弄人?
药商吓得连连道歉,再不敢耍花样。
最让人惊喜的是林宝儿。她年纪虽小,但对导引术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力。这天来了个失眠多日的老奶奶,林宝儿按照师父教的法子,小手在老奶奶额头轻轻按摩,口中念念有词。不过一刻钟,老奶奶竟然坐着睡着了!
宝儿真棒!老奶奶醒来后神清气爽,塞给宝儿一大把糖果。
随着医术的传授,林玄也开始给徒弟们讲述医家的道理。
医者,意也。这天晚上,师徒几人围坐在石桌旁,林玄缓缓说道,不仅要治身体的病,更要治心里的病。你们还记得那个得癌症的老太太吗?
徒弟们点头。那位老太太在林玄的治疗下,病情竟然奇迹般好转,现在已经能下地行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隐世天尊的悬壶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隐世天尊的悬壶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