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风波刚过,小院又迎来了新的变化,这次的变化,始于邻居王奶奶的一次意外来访。
那是个周六的早晨,王奶奶拎着一篮子刚蒸好的桂花糕来到小院,说是感谢石铁前几天帮她修好了漏水的屋顶,闲聊间,林玄注意到王奶奶不时揉着膝盖,眉头微蹙。
王奶奶,您这膝盖是老毛病了?林玄放下茶杯,随口问道。
唉,老风湿了,王奶奶叹了口气,年轻时候在纺织厂做工,车间里潮湿,落下的病根,这些年看了不少医生,吃药、贴膏药,时好时坏的,一变天就疼得厉害。
林玄示意王奶奶坐下,手指轻轻搭在她的腕脉上。片刻后,他松开手:不是什么大问题,气血不通,寒湿瘀滞,我给您扎几针,再配副药,调理半个月应该能好个七八成。
王奶奶将信将疑,但想着林玄家的孩子都教得那么好,说不定真有些本事,便答应试试。
林玄让陈稳取来针灸包,在王奶奶的膝眼、足三里等穴位下了几针,他的手法看似平常,但指尖有微不可察的真元流转,轻轻捻转间,王奶奶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膝盖扩散开,原本刺骨的酸痛感竟然真的缓解了不少。
神了!林先生,您这手艺可比大医院的专家还管用!王奶奶惊喜不已。
林玄又开了张方子,都是些常见的中药材:让老大去药房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一次,这几天注意保暖,少爬楼梯。
王奶奶千恩万谢地走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带着老街坊李阿姨来了,李阿姨常年失眠,听说王奶奶的膝盖被林玄扎了几针就好多了,也想来试试。
接着是对面小卖部的王叔,他有慢性胃炎;然后是楼上张爷爷的孙子,感冒发烧反反复复......
不过三五天工夫,小院竟莫名其妙地成了个小小的义诊点,每天都有几个邻居提着水果、鸡蛋过来,不好意思地请林玄。
陈稳有些担忧:师父,这样会不会太招摇了?万一引起有关局的注意......
林玄正在给一个患湿疹的小孩配药膏,头也不抬:悬壶济世是功德,与修行无碍,只要不显露超凡手段,用寻常医术帮帮邻里,有何不可?
他配的药方确实都是普通药材,针灸手法也控制在常人能理解的范畴,只是多了几分真元温养的效果,但就是这细微的差别,让他的治疗效果出奇地好。
石铁和周一鸣也被安排了任务——石铁负责维持秩序,免得来的人太多打扰师父清净;周一鸣则被要求在一旁观摩,学习诊脉和药材配伍的基础知识。
三师兄,林宝儿好奇地看着周一鸣笨拙地练习切药材,你以后也要当医生吗?
周一鸣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师父说,医道与阵法相通,都要明辨阴阳,洞察枢机,这些药材的性味归经,与阵法中灵材的属性和摆放方位,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让人意外的是,连刘子豪的母亲也闻讯而来。
那天下午,刘子豪不情不愿地跟着母亲走进小院,脸上写满了抵触,他母亲赔着笑对林玄说:林先生,听说您医术高明,能不能帮我们家子豪看看?这孩子最近食欲不好,晚上睡觉还磨牙......
刘子豪梗着脖子:妈,我都说了我没病!
林玄示意他坐下,三指搭在他的腕脉上,又看了看他的舌苔。确实没什么大病,林玄收回手,就是肝火有点旺,脾胃虚弱,最近是不是容易发脾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刘子豪一愣,这些症状全被说中了。
小孩子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林玄一边写方子一边说,加上学习压力大,思虑过度,就会这样,我开个健脾疏肝的方子,吃几剂就好,不过......他看向刘子豪,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刘子豪母亲连连称是,又不好意思地说:林先生,听说您家一鸣奥数比赛拿了第一,真是教子有方,我们家子豪就是太好强,非要跟人比个高低......
站在一旁的周一鸣突然开口:刘子豪数学很好的,上次那道几何题,他的解法比我的更简洁。
刘子豪惊讶地看向周一鸣,没想到这个会替自己说话。
林玄把写好的方子递给刘母,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就像小树,有的喜阳,有的耐阴,硬要都照着同一个模子长,反而长不好,顺其自然,方能成材。
刘母若有所思地带着儿子离开了,走出小院时,刘子豪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周一鸣在耐心地教林宝儿辨认药材,那个在奥数赛场上让他屡屡受挫的,此刻显得格外温和。
小院的义诊就这么不胫而走。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隔壁社区的人都慕名而来,林玄来者不拒,但立下规矩:一不收诊金,二不看重症(建议去医院),三不保证疗效。
奇怪的是,越是这么随性,他的名声反而传得越广,有人传说城中村住了个老神医,用药如神;也有人说那只是个懂些偏方的老先生,碰巧治好了几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隐世天尊的悬壶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隐世天尊的悬壶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