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几场秋雨落下,天气明显凉了下来。院子里的桂花渐渐谢了,香气淡去,叶子却愈发浓绿。阿桂换上了柔软的薄棉外套,跑起来像只圆滚滚的小熊。
一岁半的阿桂,语言能力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期”。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词语和短句,开始尝试更复杂的表达,虽然常常词不达意,逻辑清奇,却妙趣横生。
一天早晨,苏晚晴给阿桂穿衣服,小家伙扭来扭去不配合。苏晚晴无奈地说:“阿桂乖,再不穿好要感冒了。”阿桂眨巴着大眼睛,突然冒出一句:“感冒是……鼻子哭哭吗?” 他把流鼻涕比喻成鼻子在哭,苏晚晴愣了下,忍俊不禁:“对,鼻子难受了,就会哭哭。所以我们穿暖和,鼻子就不哭了。”
林凡下班回家,阿桂扑过去要抱抱。林凡逗他:“爸爸上班累不累呀?”阿桂搂着爸爸的脖子,小脸贴上去,认真地说:“爸爸累,脑袋里,好多小人开会。” 他大概是把林凡思考工作的样子,想象成了脑袋里有很多小人在忙碌。林凡被这生动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对自然现象,他也有了自己的“研究”。看到落叶,他会蹲下来,捡起一片梧桐叶,跑到苏晚晴面前:“妈妈,叶子……飞累了,睡觉觉。” 秋风扫过,他指着摇晃的树枝说:“风婆婆,在摇树树,哄宝宝。” 晚上看到星星,他会说:“星星是,天空的眼睛,眨呀眨。” 这些充满诗意的想象,常常让大人们惊叹。
当然,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秦雪见来看他,带了一盒健脾消食的山楂糕。阿桂吃了一口,酸得小脸皱成一团,脱口而出:“秦姨姨,糕糕……咬舌头!” 他把酸味形容成糕点在“咬”舌头,形象得让秦雪见笑了好半天。
楚月带他去公园坐摇摇车,投币后音乐响起,车子晃动起来。阿桂紧张地抓住扶手,大声宣布:“车车唱歌!阿桂跳舞!” 下来后,他意犹未尽,对楚月说:“干妈,再让车车唱一遍!” 在他心里,坐摇摇车成了配合音乐跳舞的游戏。
观察力也敏锐得惊人。他发现林凡喝咖啡时会吹一吹,于是每次看到苏晚晴给他倒温水,都会凑过去,鼓起小腮帮子使劲吹气:“妈妈,烫烫,飞走!” 看到苏晚晴用护肤品,他会指着瓶子说:“妈妈,擦香香,脸脸亮亮。”
最让林凡和苏晚晴窝心的是,阿桂开始表达细腻的情感。一天晚上,林凡加班晚归,阿桂硬撑着不睡觉,非要等爸爸。听到开门声,他光着脚丫跑下床,冲过去抱住林凡的腿,把小脸埋进去,闷闷地说:“爸爸,阿桂想你了,这里想。”他指着自己的心口。那一刻,林凡觉得心都要化了。
苏晚晴感冒了,有点低烧,躺在床上休息。阿桂抱着自己的小被子,蹑手蹑脚走进来,把被子盖在妈妈身上,还用小手摸摸她的额头,学着秦雪见的样子说:“妈妈乖,吃药药,睡觉觉,病病飞走。”然后趴在床边,眼巴巴地看着苏晚晴,直到她睡着才悄悄离开。
这些稚嫩的话语和举动,像秋日里温暖的阳光,洒满家的每个角落。苏晚晴准备的那个小本子,已经记了大半本。每一句“妙语”背后,都是阿桂认知世界、表达自我的努力,也是他们为人父母最珍贵的收藏。
周末,星光社的朋友们来小聚。阿桂成了绝对的主角,忙着向叔叔阿姨展示他的新发现和新词汇。大家围坐在一起,听阿桂用他独特的语言描述世界,笑声不断。连一向沉稳的叶清音,都被阿桂说“叶姨姨的眼睛是窗户,看聪明的世界”逗得莞尔。
林母的身体,在阿桂日复一日的“语言轰炸”和暖心陪伴下,也有了更积极的变化。她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神更加清明,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也更敏锐。阿桂在她面前咿咿呀呀地“汇报”时,她会更长时间地注视他,嘴角的笑意更深,甚至偶尔会发出极轻的、类似回应般的单音。
秋意渐深,院里的菊花开了。阿桂蹲在花圃边,指着金灿灿的菊花对林凡说:“爸爸,花花,像太阳公公的头发!” 林凡抱起儿子,看着满园秋色,心中充满感恩。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悄然发生,带着惊喜,温暖着岁月。
夜幕降临,阿桂在林凡的故事声中沉沉睡去,怀里还抱着那只小兔子玩偶。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恬静的小脸上。苏晚晴轻轻抚平儿子踢乱的被角,对林凡轻声说:“有时候真希望时间慢点走,他这些可爱的话,一晃就长大了。”
林凡握住她的手:“不怕,我们都帮他记着。等我们老了,这就是最厚的回忆录。”
窗外,秋风拂过,带来远处隐约的海浪声。屋里,孩子的鼾声均匀,妻子的呼吸平稳。这秋深时节,因了阿桂的童言稚语,显得格外温暖、丰盈。
喜欢林凡的都市传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林凡的都市传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