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道痕迹,在泥泞中交错,仿佛是大地裂开的掌纹,预示着一场与天争命的豪赌。
雨水顺着沟壑蜿蜒而下,像无数条试探命运的触手,发出细碎的“沙沙”声,踩上去,烂泥从脚趾缝里挤出,冰凉黏腻。
老梁抬起头,浑浊的眼球里闪烁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光芒,他指着图上的一点,声音沙哑却坚定:“这里,地势最低,水往低处流,暴雨一来,整个生活区就是个大水盆!不想咱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被泡烂,就得抢在老天爷发怒前,给它挖出一条活路!”他说话时,喉结上下滚动,带着铁锈般的粗粝感,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不仅仅是一张图,这是一份战书。
李默只看了一眼,心脏便猛地一沉。
他看到了图中那条贯穿全域的主排水渠,如同一条主动脉;看到了无数分支的暗管,如同密布的毛细血管;更看到了末端那个用以沉淀缓冲的蓄水池,那是整套系统的心脏。
三级排水,环环相扣,大胆而精妙!
“老梁,这事,你说了算!”李默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握住老梁粗糙的手——那手掌布满裂口,茧子厚得像树皮,一碰就扎人。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三天之内,我要看到这条活路!”
一声令下,十名最壮实的民工跟着老梁冲进了雨幕。
没有专业的挖掘机,只有一把把磨得锃亮的铁锹。
三日三夜,他们成了泥人。
雨水顺着安全帽边缘淌下,打湿了衣领,贴在后颈上,又冷又痒。
铁锹一次次砸进泥浆,发出“噗嗤、噗嗤”的闷响,像大地在呻吟。
汗水混着雨水,从额头流进眼角,又咸又涩,睁眼都像被针扎。
手掌磨破了,血混着泥水糊在锹柄上,一握一滑,却没人松手。
他们不是在挖一条沟,而是在用血肉之躯,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刻下一道生机。
废弃的油桶被他们敲敲打打,变成了简易却实用的检查井,立在沟渠的关键节点上,像一个个忠诚的哨兵。
金属桶身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映着灰蒙蒙的天光,偶尔还滴答作响,像是在回应地下的水流。
当最后一铲泥土被抛上岸,一条崭新的沟渠系统如巨龙般盘卧在板房区旁时,所有人都累瘫在地。
有人仰面躺着,任雨水打在脸上,胸膛剧烈起伏;有人蜷着腿,手指抽筋般颤抖。
李默看着这条凝聚了心血的生命线,郑重地对众人说:“这条渠,以后就叫‘老梁渠’!”
工地上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哄笑,笑声中带着疲惫后的畅快。
人群中,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工人,也是跟着老梁挖了三天三夜的汉子,突然用手背抹着眼睛,通红的眼眶里泪水打转,声音哽咽:“我……我王大栓挖了一辈子沟,给公家挖,给老板挖,数都数不清……这辈子,头一回,头一回有条沟,是用咱工人的名字叫的……”
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种滚烫的情绪在每个人胸口奔涌。
水患刚平,人病又起。
工地东头的临时医疗点,小周医生挂出了“二十四小时接诊”的牌子。
木牌被雨水打湿,字迹微微晕开,像她眼下的青黑。
第一天,她就像个陀螺,连轴转了二十个小时,接诊了整整三十七人。
有被开水烫伤胳膊的厨工,皮肤泛着刺目的红,一碰就嘶嘶抽气;有淋雨后高烧不退的年轻人,躺在简易床上牙齿打颤,额头发烫;还有几个面色蜡黄、小心翼翼询问孕期反应的准妈妈,说话时手指绞着衣角,眼神躲闪。
小周医生很快发现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很多人宁愿忍着、扛着,也不敢踏进医疗点一步。
她拦下一个捂着肚子路过的工人,对方眼神躲闪,支吾了半天,才低声说:“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看病,费钱。”
这三个字像针一样扎在小周心上。
她把情况报告给李默,李默听完,二话不说,拿起工地的大喇叭,声音传遍了整个生活区:“我宣布两条规定!第一,所有在医疗点工作的医护人员,工分双倍计算!第二,所有工人的工分,不止能换物资,还能兑换‘药费券’,本人和直系亲属看病,都能用!”
消息一出,人群骚动。
工分,那是他们用汗水一滴滴换来的命根子,现在,它竟然还能给家人换来健康。
第二天清晨,医疗点门口破天荒地排起了长队。
晨雾未散,人们裹着旧棉袄,脚边是补丁摞补丁的胶鞋,鞋底还沾着昨夜的泥。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脸蛋烧得通红的孩子,局促不安地站在队尾。
孩子的小手滚烫,呼吸急促,她不时低头用脸颊试温,眉头紧锁。
轮到她时,她颤抖着双手,递上一个缝补得整整齐齐的工分本,声音细若蚊蚋:“周医生,我……我男人的工分,能给我娃看病吗?”
小周医生接过那本沉甸甸的本子,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个男人在烈日和尘土中付出的每一分力气——每一笔都像刻上去的,墨迹深浅不一,却一笔不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