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会的尘埃落定,并未带来长久的宁静,反而像投入滚油的一瓢冷水,瞬间在便民街炸开了锅。
推土机的阴影刚刚散去,生活的热浪便迫不及待地席卷而来。
食堂的炉火重新点燃,橙红的火苗舔舐着铁锅底,噼啪作响;缝纫机的嗒嗒声如细密雨点,敲打着木桌的节奏;修鞋铺里锤子砸在铁砧上的“铛铛”声混着胶水刺鼻的气味,在巷口飘散。
孩子们追逐着从锅盖缝隙里逃逸的蒸汽,在窄巷中笑闹,脚踩过刚洒过水的青石板,溅起微凉的水珠。
空气里浮动着油盐酱醋的烟火气,混着汗味与布料摩擦的窸窣,热腾腾地扑在人脸上——这是一幅嘈杂而充满生命力的交响,每一寸肌肤都能触到它的温度。
然而,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一丝新的忧虑正在悄然蔓延。
起初,只是几个工友围坐在食堂外的水泥台阶上,就着咸菜啃馒头时低声嘀咕,声音被夜风卷走一半。
后来,这嘀咕声变成了小芳领着几个女工,在李默的临时办公室门口的集体发问。
“李默兄弟,这工分是好,干活就能换饭吃,我们心里踏实。可……这工分要是攒多了,会过期不?”小芳手里紧紧攥着一本记满工分的册子,纸页边缘已被汗水浸得发软卷边。
她指尖微微发颤,眼神里既有对未来的期盼,也藏着一丝源自过去的、根深蒂固的不安——那是一种曾被无数次剥夺后留下的本能警惕。
一句话,问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对他们而言,财富的积累总是伴随着被剥夺的风险。
汗水换来的工分如果只能在食堂里变成一碗面,那它终究只是一种高级的饭票,人们除了满足温饱,便再无动力去积攒。
当所有人的肚子都填饱后,这套体系的驱动力便会戛然而止。
李默的脊背瞬间绷紧,后颈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黏住了衬衫领口。
他意识到,自己构建的理想模型,正面临着现实的第一次大考。
他必须给“工分”注入灵魂,让它从单纯的“消耗品”,变成可以生长的“种子”。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
眼前金光一闪,那块在评议会上赢得的【基础城市运营模型】奖励,化作一道数据流涌入他的脑海。
无数种社区经济模型在眼前飞速推演、碰撞、重组,耳边仿佛响起齿轮咬合、电流奔涌的幻听。
几秒钟后,一个大胆而清晰的方案浮现出来。
“工分入股,利润分红!”
李默召集了阿强、小芳、老吴头等十几名核心成员,在食堂里召开了便民街的第一次“股东预备会”。
他指着热气腾腾的食堂,蒸腾的雾气模糊了他坚毅的脸庞;又指向不远处洗衣房里翻滚的泡沫与缝纫站中穿梭的银针,声音铿锵有力:“这些,都是我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集体资产。从今天起,它不再仅仅是为大家服务的地方,我叫它——民工共营体!”
“大家手里的工分,也不再只是饭票。我准备将这些共营体划分为‘服务股’,你们可以用工分来认购!食堂每天赚了多少钱,洗衣房接了多少单,年底除了成本,剩下的利润,就按照你们持有的股份,给大家分红!”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片哗然。
“分红?”有人喃喃重复,像是听到了某个遥远世界的词汇。
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只在电视里的有钱人世界里听过,带着金边和香槟气泡的幻影。
李默没有给他们太多议论的时间,他雷厉风行,当场宣布将食堂作为第一个股份制试点单位。
他任命脑子活络、人缘又好的阿强牵头,成立了一个三人“运营小组”,负责记录食堂每日的流水,并在小黑板上公示。
第一天的数字很快就出来了:早餐,肉包稀饭,共卖出137碗,总收入411元!
墨绿色的小黑板上,粉笔字清晰有力,数字下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看着这个数字,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起来,胸口起伏,仿佛那四百多元正灼烧着他们的掌心。
李默趁热打铁,当场公布分红方案:“这411元,其中六成,也就是246.6元,将用于购买食材、支付厨师和服务人员的工分奖励。剩下的四成,164.4元,将全部纳入‘共营基金’,在月底按照大家持有的食堂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李默,你这绕来绕去,不就是把我们吃饭的钱收上去,再发下来?这不是变相收我们的钱吗?”
李默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他笑了笑,从人群里拉出一位沉默寡言的修鞋匠老王。
“王师傅,您这些天修补轮胎、粘鞋底,一共攒了多少工分?”
老王有些局促地掏出本子,纸页泛黄,边角磨损,他手指粗糙得像砂纸,轻轻翻动时发出沙沙声:“一百……一百出头。”
“好!”李默大声宣布,“现在,我代表共营体,邀请王师傅用100工分,入股我们的食堂。按照食堂总资产评估,这100工分,相当于食堂5%的股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