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祖辈们就是这样,不管哪个渔村有难,都会赶来帮忙。”周伯把“平安”贝壳挂在桅杆上,贝壳的蓝光顺着绳索传到每一艘船上,“我们把船连起来,渔网铺好,海浪再大,也冲不破我们一起搭的屏障!”渔民们立刻行动起来,绳索在船与船之间穿梭,渔网被拉得笔直,夕阳的余晖洒在渔网上,竟泛着淡淡的金光。
果然,没过多久,海浪就开始变大,可当浪头撞在渔网上时,却被稳稳挡了回去,黑色的黏液沾在渔网上,很快就被贝壳的蓝光化解。阿海站在船头,握着贝壳,忽然明白周伯说的“靠自己的手”不是指一个人的手,是所有渔民的手,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和协作——归墟海的守护,从不是靠谁的修为,是靠每一艘渔船,每一张渔网,每一个愿意伸出援手的渔民。
须弥山脚下的村庄里,慧心正蹲在晒谷场上,帮一位老奶奶捡散落的谷子。突然,村里的祠堂传来一阵巨响,一个壮实的村民双目赤红,拿着斧头朝着祠堂的柱子砍去,嘴里还嘶吼着“黑气要吃我,我先砍了它”。村民们吓得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喊着他的名字,可他根本听不进去。
慧心放下手里的谷子,慢慢走到村民面前。她没有运转《寂灭禅心》,只是从怀里掏出一片用菩提叶编的手环——那是昨天帮这个村民的孩子编的,孩子还说要送给爹爹。“李大哥,你看这个手环,小石头还等着给你戴上呢。”慧心把手环递到村民面前,声音温和,“你昨天还说,要帮小石头盖一间新的屋子,让他冬天不冷,忘了吗?”
村民的动作顿了顿,斧头“哐当”落在地上。他看着手环,眼里的赤红渐渐褪去,嘴里喃喃道:“小石头……新屋子……”慧心又轻声说:“你还记得吗?去年洪水,你背着村里的老人跑了三里地,你说要保护大家,这些你都忘了吗?”
随着话语落下,村民眼里的迷茫彻底消散,他捂着脸蹲在地上,声音哽咽:“我怎么会忘了……我怎么会想砍祠堂的柱子……”周围的村民纷纷围过来,拍着他的肩膀安慰,原本弥漫在村里的黑气,也随着村民的情绪平复,慢慢消失在菩提叶的清香里。
慧心看着这一幕,想起觉明说的“修行不是为了忘记,是为了记得”——原来佛宗的禅心,从不是七情皆空的冷漠,是记得每一个人的善意,记得每一件温暖的事,这份“记得”,能驱散所有的恐惧和疯狂,让人心重新回到清明。
云霁站在四极碑林的废墟上,看着九域各处传来的微光——北漠的红光、白鹿书院的金光、归墟海的蓝光、须弥山的绿光,像四条温柔的丝带,顺着风的方向,朝着废墟汇聚而来。她低头看向脚下的泥土,之前埋下的玉简光痕,正随着微光的靠近,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原来这才是‘自渡’的真正力量。”云霁轻声说,指尖拂过泥土里的光痕。她忽然明白,墨尘留下玉简,不是为了让某个人用它来对抗星骸,是为了让九域的众生,在面对危机时,能想起自己的初心——阿古拉的守护、苏墨的善意、周伯的协作、慧心的记得,这些初心汇聚在一起,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随着微光越来越近,废墟中央突然冒出一股黑色的雾气,那是星骸余孽的核心,也是所有戾气的源头。黑气刚一出现,北漠的红光就率先冲了上去,化作一道红色的屏障,挡住了黑气的扩散;接着是白鹿书院的金光,落在屏障上,让红光变得更加坚固;归墟海的蓝光和须弥山的绿光也紧随其后,四道光芒交织在一起,像一个巨大的光罩,把黑气困在了中央。
黑气在光罩里疯狂挣扎,可每一次冲撞,都会被光罩上的微光化解。云霁看着这一幕,想起墨尘残魂说的“众生不必敬天,但需敬畏己心”——原来“长明无烬”,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光芒,是九域每一个人的初心之光,是每一份守护、每一份善意、每一份协作、每一份记得,这些光芒聚在一起,就能挡住所有的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黑气渐渐变得稀薄,最后化作一缕细风,消散在光罩里。光罩上的微光也慢慢褪去,重新回到九域的各个角落——北漠的木牌依旧泛着红光,白鹿书院的竹简依旧闪着金光,归墟海的贝壳依旧透着蓝光,须弥山的菩提叶依旧带着绿光,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可每个人的心里,都多了一份坚定。
云霁转身离开废墟时,远处传来了孩童们新编的歌谣:“木牌红,映溪水,竹简金,照柴扉。贝壳蓝,挡浪归,菩提绿,暖心扉。守初心,不怕黑,九域辉,自渡威。”歌谣的声音越传越远,飘向北漠的草原,飘向白鹿书院的桃林,飘向归墟海的渔船,飘向须弥山的菩提林,也飘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夕阳西下,九域的灯火渐渐亮起,比以往更加明亮。北漠的牧民们在溪边载歌载舞,白鹿书院的弟子们在桃树下读书,归墟海的渔民们在渔船上晒着渔网,须弥山脚下的村民们在晒谷场上聊着家常——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刚才化解了一场危机,可他们知道,只要守住初心,守住彼此,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夜风渐柔,带着九域的烟火气,云霁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四极碑林的废墟上,泥土里的光痕虽已淡去,却在默默诉说着:九域的守护,从不是靠天道,不是靠某个人,是靠每一个“自渡”的众生;只要初心还在,九域的光芒,就永远不会熄灭。
喜欢四极玄穹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极玄穹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