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强度的电磁海啸如同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福建前沿机场每一个人的神经上。塔台内,刚刚恢复一丝生机的通讯再次彻底断绝,红色应急灯在漫天雪花屏的映衬下,旋转得如同绝望的眼睛。
“报告!干扰强度突破阈值!备用信道全部失效!”
“光学追踪丢失目标!云层过低,可见度急剧下降!”
“地下光缆节点B7区监测到异常物理震动,怀疑遭到针对性破坏!”
坏消息接踵而至。少尉参谋的喉咙已经嘶哑,但他依旧挺直脊背,不断将最新情况汇总到指挥席。他的指关节因用力握着通讯器而发白,额角青筋跳动,但眼神却像淬火的钢——越是重压,越是坚韧。不能乱,绝对不能乱!他是指挥中枢的神经末梢,他必须稳住。
歼-20座舱内,凌霄在巨大的噪音和仪表全面失灵带来的失控感中,经历了短暂的方向迷失。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耳膜刺痛,但他猛地一咬舌尖,尖锐的痛感瞬间刺激他清醒过来。
“泰山!凌霄报告!二次强干扰,系统全面宕机!目视发现不明高速小目标逼近!请求指示!”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因为缺氧和紧张而微微发颤,但操纵杆握得死紧,凭借着备用机械仪表和多年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极力维持着战机的稳定。恐惧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更强烈的责任感和愤怒取代——他的战机,祖国的利刃,绝不能折损在这里!
指挥中心。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环形屏幕上,代表己方力量的绿色图标大片大片地黯淡下去,仅存的几个也如同风中之烛,闪烁不定。那代表未知干扰源的红色区域,却如同不断扩散的癌斑,吞噬着整个态势图。
陈国涛将军的手指在指挥席上轻轻敲击着,节奏稳定,仿佛外界的惊涛骇浪丝毫不能影响他内心的运算。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技术侦察中心传来的、那断断续续的异常信号频谱图。
“规律变了……”他沉吟道,声音不高,却让所有参谋人员瞬间屏息,“不是简单的周期性衰减。林心瑜的判断可能没错,这不是技术缺陷,更像是一个诱饵。”
一名资深参谋猛地抬头:“首长,您的意思是……对方预判了我们会捕捉‘窗口期’,反而利用这一点,给我们设下了陷阱?这需要对我们电子战反应模式和算法极深的了解……”
“而且需要极强的计算能力,在瞬间完成干扰模式的切换和强化。”另一名技术人员补充道,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陈国涛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赞许:“对手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也更舍得下本钱。但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核心——极度依赖这种超常规的电子压制能力,一旦压制失效,或者被我们抓住真正的破绽,其作战体系必然出现重大漏洞!”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海图前:“通知下去,全军转换思路!放弃捕捉‘窗口期’,启动‘海燕’预案!”
“‘海燕’预案?”几位参谋一怔,随即眼中放出光来。那是应对极端电子静默环境下,依托分散单元自主感知、协同作战的备用方案,极其考验部队的单兵素质和协同默契,是真正的杀手锏。
“命令!”将军的声音斩钉截铁,“所有海上舰艇,以编队为单位,依托舰载光学、红外和声呐设备,构成分布式感知网络!重点监测敌护卫舰动向和水下异常!”
“命令沿岸观通部队,启用所有隐蔽观测所,人工了望,接力汇报空情海情!”
“命令航空兵预备队,待命战机采用最低电磁静默模式滑出,分散隐蔽,听令升空!”
“命令技术侦察中心,改变分析方向!不要再去寻找干扰的‘规律’,而是给我全力分析它的‘源头’!它的能量特征、传播特性!就算它是鬼,也要给我把它从哪儿来的揪出来!”
这一连串命令,如同快刀斩乱麻,瞬间将部队从试图“破解”干扰的被动局面,拉回到了“绕过”干扰、发挥自身优势的主动轨道上。指挥中心内的气氛为之一变,从压抑的挣扎变成了同仇敌忾的亢奋。中国军人的智慧,就在于总能于绝境中开辟新路,总能在逆境中找到克敌制胜的战法!
命令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传递着。由于无线通讯彻底瘫痪,命令的传递依靠的是最原始也最可靠的方式:摩托车传令兵在泥泞的道路上疯狂奔驰;地下光缆未被破坏的节点成了信息枢纽;甚至使用了预先约定的灯光信号和旗语。
每一个接到命令的单位都没有丝毫迟疑。他们明白,这是关键时刻,考验的是平时训练的成果,更是对祖国忠诚的试金石。
海面上,一艘艘战舰如同暗夜中的猎手,关闭了大部分主动发射设备,依靠桅杆上的光电探头和声呐兵敏锐的耳朵,在波涛声中搜寻着敌人的踪迹。声呐兵小王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耳朵里充满了各种海洋杂音,但他依旧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他知道,他的耳朵此刻就是战舰的眼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赤帜寰宇:复兴之战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赤帜寰宇:复兴之战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