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厉的防空警报如同钢针般刺破夜空,整个基地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不是真正的安静,而是所有电子设备发出的嗡鸣、指示灯闪烁、数据流传输的声音被更为尖锐的警报声和静电噪音彻底淹没后的感官错觉。
塔台主控室内,红色应急灯疯狂旋转,将每个人脸上瞬间渗出的细密汗珠映照得如同血滴。少尉参谋的手还按在刺痛的耳朵上,但职业素养让他几乎在下一秒就嘶哑着喊出:“启动‘磐石’应急预案!全频段抗干扰模式!启用备用光纤通讯链路!”
他的声音在巨大的噪音中显得微弱,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所有人员从刹那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手指在尚未完全失灵的传统物理按键和控制台上疯狂操作。他们的眼神中看不到恐慌,只有被挑衅后的愤怒和一种淬炼过的冷静。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嘴唇紧抿,甚至带着一丝狠厉——他知道,这是敌人卑劣的偷袭,但更是检验他们平时训练成果的时刻。
“雷达班组,切换被动光学追踪阵列!给我把天上的苍蝇盯死了!”
“通讯班,启用地下掩体备用长波电台!优先级接通前指!”
“电子对抗班,全向侦测干扰源,分析特征,准备定向反压制!”
一道道命令在嘈杂的环境中迅速下达并被坚决执行。没有犹豫,没有混乱。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岗位,都知道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该如何应对。这是一种深植于骨髓的纪律性和专业性,是无数次演练和实战准备的结果。
跑道起点,歼-20座舱内。
凌霄感到巨大的过载预期落空带来的生理性不适瞬间被高度警觉所取代。头盔耳机里充斥着令人牙酸的尖啸,眼前的多功能显示屏大片雪花闪烁,HUD上的数据剧烈抖动甚至消失。
“泰山,凌霄报告,遭遇强电磁脉冲攻击,主要航电系统离线,正在尝试启动备用系统。”他的声音透过面罩传出,异常稳定,甚至听不出呼吸的紊乱。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而准确地切换着备用电源和备份飞行仪表——这些是基于机械和光学原理的,抗干扰能力极强。
心跳在最初的猛缩后恢复了强有力的节奏。愤怒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极度冷静的分析和一种被激起的、更为强烈的斗志。敌人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恰恰说明了他们的虚弱和恐惧。他们害怕正面较量,只敢躲在暗处放冷箭。
“备用姿态仪启动成功,罗盘工作正常,应急动力可用。”他迅速自检,同时极力眯起眼睛,透过偶尔清晰一瞬的HUD和座舱盖,搜寻着远方夜空那诡异的光点。那是什么?某种新型的电子战飞机?高空无人机?无论是什么,都必须把它找出来!
指挥中心。
环形主屏幕大部分区域已是雪花一片,只有少数几个通过物理光纤传输的、来自深层地下指挥节点的数据还在艰难地更新着态势图,但速度极慢。
陈国涛将军站在指挥席前,身姿如松。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只有一种冰冷的、几乎要凝出霜来的沉静。搭在扶手的手指不再轻微叩击,而是稳稳地按在了一个不起眼的黑色按钮上——那是直接连通最高决策层的紧急热线。
“报告!”林心瑜的声音通过一条刚刚接通的、音质极差但尚可辨认的有线通讯传来,背景是同样嘈杂的静电噪音,“技术侦察中心初步判断!干扰源特征与已知任何对手制式装备不符,频率极宽,功率空前,采用多重跳频和波形伪装技术……但其核心频谱段存在微弱周期性规律!重复,存在规律!我们正在全力破解!”
存在规律?陈国涛的目光锐利如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不是无法理解的天灾,而是人为制造的、并且可能存在技术缺陷或模式漏洞的攻击!
“继续分析,锁定规律周期,找出它的‘呼吸’节奏!”将军的声音透过话筒,清晰地传回技术侦察中心,“通知‘东风’研究所,启动‘慧眼’协议,所有相关专家立即在线接入,协同分析!”
他放下热线,目光扫过一片狼藉却又在紧张有序恢复中的指挥中心。他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如此强度的、前所未见的电子攻击,带来的压力如山般沉重。但他更相信他的部队,相信那些日夜钻研克敌之胜法的技术人员,相信那些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的官兵。压力瞬间转化为了更强大的决断力。
“命令!”他的声音陡然提升,压过了现场的噪音,“一线防空部队,雷达致盲期间,启用全部光学观测哨、红外侦测单元,人工了望,给我用眼睛把天盯死!二线部队,所有远程地空导弹营,雷达开机不超过三秒,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保持威慑!”
“命令海疆巡逻舰艇,编队收缩,采用传统灯光和旗语通讯,加强目视了望,防范对方趁乱抵近挑衅!”
“命令战略支援部队,启动‘网盾’计划,重点防护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防御对方可能发动的伴随性网络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赤帜寰宇:复兴之战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赤帜寰宇:复兴之战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