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她面前的笔记,上面画满了地脉走向的红线,忽然觉得愧疚——之前总忙着纠结和樱井美子的关系,忽略了苏瑶一直默默在背后做的事。我放下碗,声音放轻了些:“苏瑶,之前让你跟着担心了。你对我的这份情分,对这事的上心,我都记在心里,往后肯定好好珍惜,再也不自己瞎琢磨。”
苏瑶的耳尖忽然红了,赶紧低头搅了搅碗里的泡馍,声音软了点:“跟我还说这些干嘛?咱们本来就是要一起守着华夏的根。你只要想明白就好,往后回日本,咱们互相照应,不再各自扛着。”
我看着她泛红的侧脸,心里暖了些,把藏在心里的想法慢慢说出来:“我还想好了一件事——回日本后,不只是查九菊派,还得建个‘阵地’。开家中国武馆,或者搞个文化沙龙都行,主要是想凝聚在日本的中国青年,那些还没忘了自己是谁、没被日本文化迷了眼的人。”
这话刚落,苏瑶猛地抬起头,眼里的光一下子亮了,手里的筷子都差点碰到碗沿:“这个主意太妙了!”她往前凑了凑,声音都带着点激动,“武馆也好,沙龙也罢,都是咱们的‘堡垒’啊!一来能教大家功夫、讲咱们的历史风水,让他们别忘了根;二来能把人聚起来,互相传消息、搭把手,比咱们两个人单打独斗强多了——等时机成熟,咱们就能彻底独立,不再依赖别人的线索!”
“就是这个意思。”我笑了,舀了勺泡馍,“往后回日本,我来筹备武馆和沙龙,你帮着盯风水和九菊派的动静,咱们约好,不管查到什么,都第一时间通气。咱们要让在日本的中国人知道,不是只有他们日本人有圈子,咱们也有自己的根,自己的阵地。”
苏瑶立刻点头,给我碗里夹了块羊肉:“我肯定帮你!等武馆开起来,我第一个去当助教,还能把家里的风水古籍带来当教材——咱们要让那些青年知道,华夏的功夫、历史、风水,哪一样都比他们的旁门左道硬气!”
窗外的灯笼晃了晃,把我们的影子映在墙上,挨得很近。我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泡馍,又看了看苏瑶眼里的光,忽然觉得往后的路再难,也有了方向——疏远不该有的情愫,握紧有用的线索;珍惜同路的人,筑好自己的阵地。只要守住根,聚起人,就不怕九菊派的阴谋,不怕日本人的野心。
泡馍馆的灯笼在夜风里晃着,暖光把苏瑶的侧脸染得柔和——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的针织衫,领口别着枚小巧的玉坠,是之前在西安古玩市场淘的,据说是清代的老物件,此刻随着她低头翻找笔记本的动作,在颈间轻轻晃。我盯着那枚玉坠看了两秒,才回过神来听她说话。
“对了,昨天陆教授跟我提了件事——上周在咸阳塬的汉墓遗址,有几个自称‘日本文化考察团’的人,借着参观的名义,在遗址外围转了整整一下午,还偷偷往土里埋了些小铜片。”她指尖在笔记本上快速划过,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腹蹭过纸页时,带着点认真的劲儿。
我捏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汉墓遗址的地脉跟秦直道是连通的,九菊派之前就打过秦直道的主意,现在又把主意打到咸阳塬上,绝不会只是“考察”那么简单。“那些铜片是什么样的?”我往前凑了凑,盯着笔记本上她画的简易图——巴掌大的圆形,边缘刻着细碎的纹路,像极了之前在日本见过的九菊派风水法器。
“陆教授的学生偷偷捡了一片,送去化验了。”苏瑶的声音压得更低,眼尾微微垂着,长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初步结果说铜片里掺了铅和汞,还有种特殊的合金,遇土会缓慢释放磁场——这分明是想干扰地脉的流向!咸阳塬是汉家龙脉的重要节点,一旦脉流被搅乱,说不定会影响到整个关中的风水格局。”
我想起之前在乾陵遇到的佐伯彰一,他当时手里攥着的探测仪,屏幕上的数值总在汉墓方向波动,原来那时他们就已经盯上咸阳塬了。“还有洛阳那边,”苏瑶又翻了一页笔记,指尖不小心蹭到我的手背,她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耳尖悄悄红了,“我联系了洛阳文物局的朋友,他们说上个月有个日本‘风水研究小组’去龙门石窟,表面上是拍佛像,实际上总往石窟后山跑——那里有唐代留下的地脉暗渠,他们拿着激光测距仪反复测量,还想撬开岩壁上的石缝,被保安拦住才没得逞。”
“都是打擦边球。”我舀了勺汤,却发现碗里的泡馍早就凉透了,窗外的夜色更浓,街面上的摊贩大多收了摊,“用‘文化考察’‘学术研究’当幌子,实际上在敏感地区勘探地脉、埋法器,等我们反应过来,他们早就把数据传回去了。”说着,我把自己没怎么动的那碗推到苏瑶面前,“这碗还热,你再吃点,待会儿去陆教授家,指不定要聊到半夜。”
苏瑶抬头看我,眼里亮着点细碎的光,像落了星子:“不用,我不饿。”话虽这么说,还是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馍,小口嚼着。我看着她的样子,忽然觉得心里暖烘烘的——跟樱井美子相处时的紧绷、试探,在她这里全没了,只剩下同胞间的踏实,是那种血脉里带的亲近,不用设防,不用猜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