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苏瑶早早就在“和风书房”门口等我,穿了件黑色风衣,手里攥着份打印好的资料,纸角都被捏得发皱。刚听完她讲橘川隆一、藤堂健和松浦奈绪的底细——专挑中国文化“漏洞”说,还总拿二战做文章,我心里的火就窜了上来,转身就要走:“跟这群人有什么好聊的?无非是听他们歪歪扭扭说一堆谬论,浪费时间!”
苏瑶连忙拉住我,语气急却稳:“你别急啊!正因为他们是右翼,我们才更该去!你不是想查九菊派吗?他们跟森川走得近,说不定能从他们嘴里套出点消息。而且,中国要想真正让别人正视,首先得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歪曲我们的——知己知彼,才能戳破他们的鬼话。”她顿了顿,又放软语气,“就当是去看看他们的底,别跟他们置气,好不好?”
我深吸一口气,想想她说的也对——总不能光靠生气,得知道对手的套路。压下火气,跟着她上了二楼。长条桌旁已经坐了七八个人,除了橘川、藤堂和松浦,还有两个中国青年——男生穿着简单的白T恤,女生背着帆布包,两人坐得有些拘谨,看模样像是被“文化交流”的名头吸引来的,眼神里满是懵懂。龙川启介见我们进来,立刻堆起笑,眼镜片都快笑成了月牙:“曹先生,苏小姐,可算等你们来了!这位是京都大学的橘川隆一教授,还有藤堂健先生、松浦奈绪小姐,都是研究中日文化的专家。”
我点头落座,橘川隆一立刻端起茶杯递过来,手指上的玉扳指泛着油光,语气里的傲慢几乎要溢出来:“曹先生研究中国风水?我倒想请教下,你们所谓的‘风水’,不就是看方位、算吉凶的迷信吗?比起我们日本的‘家纹文化’‘庭院美学’,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你们连自己的传统都没守住,把古建筑拆了盖高楼,把节气过成了购物节,谈什么研究?再说隋唐文化,你们现在能看到的唐代遗迹有多少?还不是靠文献瞎猜?我们日本的奈良、京都,可是完整保留了唐代建筑样式,连茶道、书道都是从唐朝学来的,现在倒成了我们的‘国艺’,你们却连传承都做不到,这不就是‘学不像还丢得快’?”
他说话时,手指在桌上敲着节奏,眼神扫过我,像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学生。我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旁边的藤堂健立刻接话,声音又尖又细:“橘川教授说得对!我去年去西安,看大雁塔周围全是高楼,古城墙下还摆着小吃摊,哪有半点‘古都’的样子?反观我们京都,二条城、清水寺周围连电线杆都要藏起来,这才是对文化的尊重!还有你们的年轻人,连清明节都在网上‘云祭祖’,端午就知道吃粽子,根本不懂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日本的年轻人,每年都要学茶道、练剑道,这才叫传承!”
那两个中国青年互相看了看,女生小声跟男生嘀咕:“咱们上次去西安,好像真的看到城墙下有小吃摊……”男生皱着眉没接话,显然也被这番话搅得有些迷茫。这时松浦奈绪推了推金边眼镜,话题突然转向二战,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狡辩:“其实说到底,二战也不是全是坏事——日本当年通过战争,从东亚获取了多少资源?那些矿产、文物,不都成了战后发展的基础?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罢了。你们总骂日本‘侵略’,可美国不也一样?靠着战争发家,现在还在全世界驻军,说什么‘维护秩序’,本质不也是掠夺?但人家强啊,所以全世界都得服!我们日本就是学美国的‘强者思维’,才从战后废墟里站起来的——反观中国,总揪着‘受害者’身份不放,格局太小了。再说现在,你们经济是发展快,可科技、文化不还是靠模仿?芯片做不出来,电影不如好莱坞,连年轻人都喜欢日本动漫、美国游戏,这就是‘强’吗?”
这话一出,连那两个懵懂的中国青年都变了脸色,男生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我再也按捺不住,“啪”地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严肃得没半点温度:“松浦小姐说‘丛林法则’,那我倒想问问,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算不算‘弱肉强食’?最后被美国投了两颗原子弹,是不是也该认这‘法则’?至于‘战争获利’,你知道南京大屠杀里,日本士兵抢走了多少中国百姓的粮食、文物?你知道东北的煤矿被你们掠夺了多少年?那些不是‘资源’,是中国人的命!你说中国‘模仿’,可你忘了,日本的新干线技术最早源自德国,半导体产业靠美国扶持,现在倒来指责中国?我们的高铁、5G、航天技术,哪一样不是靠自己研发?你所谓的‘强者思维’,不过是‘欺软怕硬’的遮羞布!”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橘川隆一:“橘川教授说日本保留了唐代文化,可你敢不敢说,奈良东大寺的建筑图纸,是抄的中国洛阳白马寺?你敢不敢说,日本的‘和歌’,是从中国的唐诗演变来的?你一边用着中国文化的衍生品,一边骂中国‘没传承’,这不叫‘研究’,叫忘恩负义!西安的古城墙、大雁塔,经历了千年风雨,现在还在守护着这座城市,而你们所谓的‘保留’,不过是把文化当成‘展品’,连背后的历史都不敢正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