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达县一中的。
你的解题方法很实用。肖镇真诚地说,能教教我吗?
王建国受宠若惊,连忙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几个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连茶馆老板都好奇地过来添了几次茶水……
十二月的北京已经飘起小雪。全国决赛设在清华园,来自各地的选手住在留学生楼的招待所里。八人间,暖气足,厕所还是公用的。
这条件比我们县中还差。王建国搓着手说。他这次超常发挥,也进入了全国赛。
肖镇从行李里拿出一件厚外套递给他:穿上吧,别感冒了。
数学决赛在一个大礼堂举行。肖镇旁边坐着一个上海男生,从开考就在不停地抖腿,弄得整排桌子都在晃。
监考老师提醒了两次,那男生嘴上答应,没过几分钟又开始了。
肖镇不慌不忙地掏出准备好的棉花耳塞——这是他在嘈杂环境中练就的本领。
最后一道证明题极其复杂,要求证明一个数论猜想。肖镇却越做越兴奋,这种挑战正是他喜欢的。当他流畅地写下最后一个符号时,距离交卷还有二十分钟。
他瞥了一眼旁边的上海男生,那人正在满头大汗地涂改,试卷上一片狼藉。
晚饭在大食堂,各省选手自然形成了小团体。几个北京本地的学生在高谈阔论:
这种题在我们海淀区也就是中等难度......
我们四中平时训练比这难多了......
一个江苏女生听不下去了,用流利的英语说:If youre so capable, why dont you share your insights instead of showing off?(既然你们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分享见解而是在这炫耀?)
那几个北京学生顿时语塞。肖镇对身边的胡东来说:看到没,人外有人。
胡东来撇嘴:这些京城公子哥......
物理实验考试时发生了意外。一个西北来的选手不小心打碎了烧杯,玻璃碎片和液体洒了一地。他吓得脸色惨白,呆立在原地。
肖镇立即举手:老师,我做得快,可以把我的仪器先借给他。
监考教授赞许地点头:好,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实验题目是测量重力加速度。在其他选手还在摆弄千分尺和光电门时,肖镇已经用自制的简易摆锤开始采集数据了。他的创新方法再次引起了注意。
巡考的一位老教授在他身边驻足良久:同学,你这个设计很新颖。但是不是太简单了?能达到精度要求吗?
肖镇自信地展示数据:教授,您看,误差范围在允许范围内。科学不应该被仪器限制。
老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成绩公布时,肖镇毫无悬念地夺得双科全国冠军。颁奖典礼上,组委会主席特别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和互助品质。
那个上海男生主动过来握手:恭喜你,我心服口服。我叫张伟,交大附中的。希望以后还能见面。
回重庆的绿皮火车上,肖镇和几个四川选手挤在硬座车厢。这真是他第一次乘坐绿皮的,还是硬座。
至于文云淑带他坐那次去昆明的绿皮车,好歹是软卧,不过那时候他还很小。
王建国从破旧的背包里掏出母亲弄的香肠分给大家,胡东来贡献出家里带的腊肉。
我要考清华物理系!李梅兴奋地说,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差距。
我想去中科大。王建国小声说,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你一定可以的。肖镇鼓励他,你的基本功很扎实。
肖镇,你呢?大家都看向他。
肖镇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轻声说:我可能会去香港读书或者去复旦吧,北京气候太不友好冷不说还有沙尘暴。
不过,能和你们一起比赛,是我最珍贵的经历。
车厢里,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很快,整个车厢都跟着唱起来。肖镇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这次竞赛,不仅让他收获了荣誉,更让他看到了一个正在觉醒的中国。在这些年轻的脸上,他看到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火车在夜色中穿行,肖镇靠在车窗上,想起黄金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现在,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高考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公平竞争了。
也不知道他离开这一个多月时间,文二哥的高三生活怎么样了,还有刘淑芬、李糖叶娇他们。
至于他的新同桌刘怡,跟他一样读走读,她爸妈是重大的老师,好像她是这么说的。
不过临走的时候刘怡好像在说她爸妈要带她去国外做访问学者什么的,带不带她一起走,还是未知数。
反正肖镇觉得他同桌一家三口有俩人是去刷盘子的命。
别问肖镇怎么知道,重大的老师是重庆最好的大学,但不代表刘怡他父母科研有多牛逼。
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凭啥给你奖学金或者教职,那可是资本主义社会!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