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为了出什么节目吵得不可开交。肖镇被吵得看不进手中的《水经注》,索性走上讲台,用力敲了敲桌子。
“安静!安静!”待教室里稍微安静下来,他叉着腰,奶声奶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小弟不才,近日根据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改编创作了一首歌曲。保证能让全班都上台露脸。
当然,主唱需要面试,其他人合唱,由我本人弹钢琴伴奏。怎么样?有兴趣的话,下午放学留半小时,我教大家唱。”
“肖镇,你先唱一遍我们听听!”有同学起哄。
“行!那都安静听着,谁再吵小心弟弟的电棍伺候!”他开了个玩笑,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淑芬姐,麻烦把我水壶递一下,润润嗓子。”他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然后像模像样地“咦咦啊啊”开了开嗓。
清了清嗓子,他神色一正,清亮而充满力量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起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此处接入歌曲主体部分)华夏少年,意气扬!发奋图强,做栋梁!不负年少!(重复并加强)”
歌声落下,教室里静默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肖镇,再唱一遍!”
“小镇子,你好棒啊!”
肖镇压了压手,得意地问:“怎么样?这节目能行吗?”
“非常棒!尤其是最后那段,听得人热血沸腾!”班主任宋老师不知何时站在了教室后门,满脸赞赏。
于是,这节班会课彻底变成了《少年中国说》的立项动员会。
定下节目后,肖镇立刻行动,将词曲谱传真给了香港的蒋启文,让他安排环球唱片的专业人士制作伴奏带,并第一时间注册版权。
蒋启文虽不识谱,但觉得歌词气象万千,便找来公司的音乐大佬顾嘉辉和黄沾把关。
两位大师一看谱子,顿时拍案叫绝。
“大才!这是哪位天才的手笔?”顾嘉辉激动地问。
“是大文董家的公子,肖镇。”蒋启文答道。
“了不得!这首歌格局宏大,旋律激昂,谁唱谁红啊!”黄沾捻须赞叹。
蒋启文当即拍板:“版权是肖公子的。编曲按谱上的指示来,用童声念白开头,尽快做出小样,找合适的歌手录制,元旦后发行!音乐电视要拍出大气魄!”
两天后,伴奏和小样出炉,试唱的歌手是新人叶震棠。蒋启文听后十分满意,定下了由他演唱。
与此同时,文大路外公给外孙弄来了一台立式钢琴。
肖镇居然自己拿着工具进行了精细的调音,让家人再次惊叹他的“无所不能”。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放学后,初一(一)班的教室里都会传出激昂的钢琴声和少年们嘹亮的歌声。
肖镇还特意让文强用昂贵的胶片摄影机记录下排练过程,要为青春留下最清晰的印记。
元旦汇演当晚,大礼堂座无虚席。文明特意从自己红岩厂里调来了专业的音响设备。
文家几乎全员出动,坐在后排,期待地看着自家孩子的表演。
倒数第二个节目,初一(一)班合唱《少年中国说》。舞台中央架起了中国鼓,全班同学身着整齐的服装,精神抖擞地站在阶梯台上。肖镇穿着一身定制的小西装,坐在钢琴前,神情专注。
“少年智则国智……”清脆的童声念白之后,肖镇修长的手指落在琴键上,磅礴的前奏倾泻而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歌声从齐唱到分声部,层层递进,情绪不断累积。
当唱到“华夏少年,意气扬!发奋图强,做栋梁!不负年少!”时,全场气氛达到高潮,激昂的歌声、鼓声与钢琴声汇成一股洪流,冲击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灵。曲毕,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主持人特别介绍,这首震撼全场的歌曲,词曲作者正是台上年仅七岁三个月的肖镇同学。一夜之间,肖镇的名字响彻南开校园。
………………
1986年1月8日,香港歌手叶震棠的单曲《少年中国说》及其精心制作的音乐录影带正式发行。
歌曲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励志的精神,迅速在大湾区、南洋乃至全球华人社区引起巨大轰动,成为时代强音。
而此刻,这首歌的创作者,正坐在南开中学的教室里,认真地答写着期末考试的试卷。
考试结束后,他将飞往北京与家人团聚过年。他的姑姑肖正云,则将跟随刘锦州医生前往沈阳见未来公婆。
过完年,两家人将在北京正式会面,商议这对新人的婚事。
一切,都在向着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青木关的养鸡场办得红火,南开的歌声传遍香江,少年的梦想,正乘风破浪。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