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找张维礼!让他通过市里的关系,跟铁路公安和航运公安打招呼!”文云义说着就要往外冲。
“不能大张旗鼓!”文云淑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决断,“镇娃儿他爹身份特殊,这次事情又牵扯到……持枪人员,闹大了对他爸影响不好!悄悄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对文云仁说:“大哥,你亲自带人,沿着可能的路线追!云义,你动用所有能用的关系,查他们的行踪,但要低调。正云,你稳住家里和商城。”
她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滚滚的长江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心里明白,有王铁柱和李卫东那两个人在,儿子的安全短期内应该无虞,但他们要去的是龙蛇混杂的澳门!而且这一路千里迢迢,变数太多!
“肖正堂……你个砍脑壳的……你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我跟你没完!”她低声咒骂着,眼泪却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那份刚刚获得的劳模荣耀,那蒸蒸日上的事业,在儿子失踪的消息面前,瞬间变得苍白无力。此刻,她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女企业家,只是一个丢失了心肝宝贝、濒临崩溃的母亲。
一场以文家为核心,依托其庞大的人脉和财力,却又必须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内的秘密寻人行动,在长江畔的这座山城,悄然却迅猛地展开了。而此刻,那支由一个小豆丁率领的“远征队”,早已消失在通往南方的茫茫人海之中,留给文家的,是无尽的担忧和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抵达那个被称为“妈阁”的遥远之地?
就在文家因两封留书而天翻地覆之际,由肖镇“挂帅”的“南下考察团”,已经像几滴水珠,融入了南下的滚滚人潮。
(一) 绿皮车里的“小军师”
他们选择的是最不起眼,却也最能隐藏行踪的方式——乘坐拥挤不堪、气味混杂的绿皮火车。肖镇被刘建林牢牢抱在怀里,文明则背着吉他,提着简单的行李,王铁柱和李卫东一前一后,如同沉默的礁石,将核心的“老弱妇孺”(在他们眼里,文明也算)护在中间,另外两名队员则负责携带主要的行李和在外围警戒。
硬座车厢里,烟雾缭绕,充斥着各种方言的喧哗。肖镇却毫无惧色,反而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这一切。他甚至还试图用刚学会不久的粤语,跟对面一个带着鸡笼的老农搭讪:“阿伯,只鸡好生猛哦(阿伯,这鸡很精神啊)。” 惹得那老农嘿嘿直笑。
夜深了,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撞击声。肖镇却毫无睡意,他凑到刘建林耳边,用气音小声部署:
“建林叔,地图我看过了。我们先到株洲,然后转车去广州。不能直接买到广州,太显眼了。”
“到了广州,我们不能住大旅馆,要找那种不用介绍信、靠近码头的小招待所。”
“钱要分开放,文明表哥身上放一点,建林叔你身上放大部分,铁柱叔和卫东叔也带一些应急。”
他那小脑袋瓜里,仿佛装着一本完整的《南下潜行指南》,条理清晰得让刘建林这个老兵都暗自咋舌。王铁柱和李卫东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异和……隐隐的赞赏。这小子,不愧是他爹的种。
(二) 羊城迷踪与“榕树头”的较量
几经辗转,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广州的土地。八十年代初的广州,已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空气中弥漫着与内地截然不同的躁动与活力。高楼(虽然不多)与破旧的骑楼并存,满大街的“的士”和摩托车呼啸而过,穿着时髦的“广仔”、“广女”与穿着朴素的本地人摩肩接踵。
按照肖镇的“指示”,他们在靠近珠江码头的一个布满蛛网状电线、巷道狭窄如迷宫的区域,找到了一家名为“兴隆”的、不需要介绍信的小招待所。条件简陋,但胜在隐蔽。
安顿下来后,肖镇立刻开始了他的“考察”。他让文明带着吉他,刘建林抱着他,王铁柱和李卫东在不远处警戒,一行人来到了着名的“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附近。
这里的繁华与混乱,远超朝天门。人流量巨大,各种口音的客商、搬运工、扒手、骗子混杂其中。肖镇的小身板和好奇张望的模样,立刻引起了一些暗处目光的注意。
在一个相对僻静的“榕树头”(大榕树下的小广场),一个穿着花衬衫、戴着蛤蟆镜的“地头蛇”,带着两个马仔,拦住了正蹲在地上看人下象棋的肖镇几人。
“细佬哥,边度来噶?睇你地似系北方佬哦(小朋友,哪里来的?看你们像北方人啊)。”花衬衫叼着牙签,语气轻佻,目光却扫过刘建林等人鼓囊的腰部和沉稳的气势,带着一丝警惕。
刘建林下意识想把肖镇护到身后,却被肖镇轻轻推开。
肖镇站起身,拍了拍小裤子上的灰,仰起头,用流利的、带着点港味的粤语回应,语气不卑不亢:“大佬,我地系重庆来噶,想过海去妈阁睇下D新衫版(大哥,我们是从重庆来的,想过海去澳门看看新衣服样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