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强行拉着二弟文云义一起学。文云义起初很不情愿,嘟囔着:“大哥,我以后是要当村干部的,学这些机器玩意儿有啥用?”
文云仁瞪他一眼:“当村干部就不用懂经济了?村里以后办企业怎么办?
你看看现在政策,允许承包,允许个体经营,以后肯定越来越活!
你多学点,没坏处!至少咱自己家的机器坏了,你也能看出点门道,不至于被修理工糊弄!”
文云义这才勉强坐下来,跟着大哥一起看那些让他头大的图纸和数字。
而对于二弟那个心心念念的“村干部”梦,文家人大多一笑了之,觉得他不切实际。
直到五一劳动节那天,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喝茶闲聊。文云义又在畅想自己当上村干部后如何如何,蹲在一边玩小汽车的肖镇,突然抬起头,眨着清澈的大眼睛,用他那特有的、略带稚气却条理清晰的语调问:
“二舅舅,你想当村干部,《毛选》好好学过吗?做过笔记吗?”
文云义一愣,随即失笑:“镇娃儿,你个小屁孩懂啥?当村干部靠的是人缘,是能耐!跟那书本有啥关系?”
肖镇放下小汽车,小脸一本正经:“你连教员的《毛选》都不深入学习,做梦能当好村干部差不多。
你现在首先得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向组织靠拢吧?
接着还得能让乡亲们投票选上你吧?不懂《为人民服务》,不懂《实践论》、《调查与研究》,你怎么知道乡亲们真正需要啥?
你怎么能带着大家往前走?光是拉关系、拍胸脯,能走多远?”
这一番话,直接把文云义问懵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旁拿着报纸的文大路,缓缓摘下老花镜,目光赞许地看了一眼小外孙,然后转向二儿子,语气深沉地说:“镇娃儿说得在理!老二,我看你是要好好学一学《毛选》,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和‘实践’、‘调查’这几个词,好好琢磨一下!
想当干部,没点思想觉悟和路子方法,光靠蛮干和空想,不行!”
文云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虽然嘴上没立刻服软,但心里却像被戳了一下,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当干部”到底需要什么。
………………
与此同时,文云淑的电子表生意,如同春天的竹笋般迅猛生长。
从三月份在川黔两省初步打开局面,到五月初,她手下已经聚集了一百三十八个比较稳定的地区代理商,形成了一张覆盖两省主要市县的有效销售网络。
她坚持“现款现货,概不赊欠”的铁律,批发价统一定为三十元一只。
这个价格,对代理商来说利润空间足够,对她而言更是暴利(成本仅六元)。
因为她货源稳定(刘培基渠道保障)、款式更新快(紧跟港城潮流),加上文云仁的货车队可以提供快速配送,反而赢得了代理商的信任和依赖。
有时,下面某个大代理商要货特别急,为了不耽误销售时机,文云淑甚至会果断地选择成本较高的航空运输。
她会通知刘培基那边直接空运到重庆白市驿机场,然后让大哥派货车第一时间去提货。
肖镇有次好奇,非要跟着货车去“看飞机”,结果来回翻越歌乐山那九曲十八弯、颠簸不堪的盘山公路,把小家伙晕得七荤八素,脸色惨白地回来。
从此再也不敢提去白市驿了,觉得那会飞的“铁鸟”虽然快,但代价实在有点大。
这个1980年的春夏之交,文家的核心成员们,在时代提供的舞台上,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亲在军营熔炉里,默默锻造着守护国家的隐形利刃。
大舅在商海的波涛与地方的暗流中,负重前行,开拓着实业版图。
母亲则在流通领域,以女性的精细和魄力,构建着她的商业网络。
而那个年仅两岁、看似懵懂的小镇娃,则继续用他超越年龄的洞察力,如同一个小小的灯塔,在某些关键的迷雾时刻,悄然为家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挑战与机遇并存,但这个家庭的凝聚力与生命力,也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变得愈发坚韧。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