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天刚蒙蒙亮,文家湾便苏醒过来,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喧闹。
昨日大儿子夫妇遇险的惊悸尚未完全平复,但招待贵客的礼数不能废。
文大路指挥若定,张艳梅和文云淑、刘晓霞、游凤莲(肖镇二舅妈)早早就在灶房忙碌开来,蒸笼冒着腾腾热气,腊肉香肠的咸香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
家里原有的桌椅显然不够招待一品来的刘家众多亲戚。
文云义和几个住附近的徒弟也过来帮忙分头行动,去左邻右舍借桌子板凳。
这年头,乡里乡亲红白喜事互相借桌椅是常事。
听说文老大要招待老丈人一家,邻居们都爽快地把自家不用的大方桌、长条凳搬了出来。
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整齐地摆开了三张借来的桌子,配上自家的,倒也显得满满当当,颇有气势。
上午九点多,刘家浩浩荡荡的亲戚队伍就到了。
刘晓霞的七个哥哥,除了留在家里照应的,几乎都拖家带口地来了,加上侄儿侄女,足足二三十号人。
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寒暄声、笑语声、小孩的追逐打闹声汇成一片。
文大路和老伴张艳梅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将亲家公刘明权迎到上座。
小镇娃儿今天跟撒野的小猪一样到处乱窜,不一会儿就把头发给打湿了,然后就被张艳梅薅进卧室换衣服,不然孩子容易感冒。
昨天的惊险经历,在双方长辈默契的示意下,成了餐桌上绝口不提的隐秘。
席间,推杯换盏,话题主要集中在文云仁越来越红火的碎石厂、新买的“大件”电器,以及刘家今年的农事安排上。
文云仁和刘晓霞虽然身上还带着伤,但也都强打精神,周到地招待客人。
只有细心的文云淑,在给大哥倒酒时,能看到他偶尔因动作牵扯到伤口而微微蹙眉。
肖镇今天也打扮得格外精神,穿着新衣,成了人群中的小焦点。
他嘴甜地叫着“外公”、“舅舅”、“舅婆”,收获了一大堆红包和夸赞。
他乖巧地坐在妈妈身边,小口吃着专门给他准备的蒸蛋,乌溜溜的眼睛却不时瞟向大舅文云仁,眼神里藏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关切。
他知道,昨夜的风波绝非偶然,大舅这“出头鸟”,已然成了某些暗处目光的靶子。
热闹的宴席一直持续到下午,刘家亲戚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送走客人,收拾完碗筷,文家人才算松了口气。不过明天招待完老二云义娘家亲戚后,年,到这算是真正过完了。
出了正月,生活重归正轨。该上学的文明、文英、文芳背起了书包;年纪小的文星、肖镇,则继续他们“撒娇卖萌”、无忧无虑的童年——至少表面如此。
文云仁并未过多沉溺于正月初四那场“野性事件”的后怕中,在这个法制尚在逐步健全、基层治理仍有死角的年代,这类事情虽不常见,但也绝非孤例。
他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次警示。文大路私下又找他深谈了一次,老爷子抽着烟袋,语重心长:“老大,树大招风。你这回是实实在在在有心人那里挂了号了!
以后晚上尽量少出门,非得出门,也得带足人手,‘家伙’更不能离身。” 文云仁郑重地点了点头,将父亲的叮嘱记在心里。
节后各单位一上班,文云仁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他带着相关资料,直奔县水利局和河道管理委员会等单位。
凭着年前就铺垫好的关系和充足的准备,他顺利办完了所有手续,缴纳了承包金,正式获得了巴县境内一段黄金江面、为期二十年的采砂权,白纸黑字,公章鲜红,三艘即将交付的1500吨级抽沙船终于有了合法且长期的“用武之地”。
紧接着,他马不停蹄,拿着新鲜出炉的采砂合同以及“文仁碎石厂”的固定资产证明(包括那台拼凑的碎石机、新购的货车、罗家村年后发的音碎石机、厂房地基等),走进了公社合作基金会和县邮政储蓄所。
利用扶持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他成功申请到了一百五十万元的免息贷款!这笔巨款在八十年代初,无疑是一剂强大的助推剂。
贷款一到账,文云仁和二弟文云义便开着那辆新到手、还散发着油漆味的大货车(款项已电汇给罗家村刘培基的渠道),前往南岸船厂,结清了剩余购船款。
如此一来,他手上还保留了三十五万元的流动资金,用于支付即将到来的船员薪酬、油料消耗以及碎石厂的日常运营和扩张。
就在两兄弟风尘仆仆从船厂回来,又顺道去鹿角乡签署了新的荒山承包合同(为碎石厂储备石料),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踏进家门时,却发现家里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堂屋里,坐着几位身穿白色警服(83式警服尚未全面换装,此时多为白色或绿色)的公安干部,以及两位穿着法院制服的工作人员。
文云仁心里先是一紧,随即稳住心神上前招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鬼当家之1978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小鬼当家之1978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