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R-Lab的生命信息海洋中,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累积。来自军人、运动员、科学家以及那位特殊后裔林风的基因组数据,如同亿万条溪流,汇入庞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张云帆博士领导的生物信息团队日夜不停地运行着复杂的算法,在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中,寻找与“灵子响应”表型相关联的蛛丝马迹。
初步的GWAS分析结果,却像一团迷雾。在传统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区域,他们发现了一些微弱的信号,但均未达到基因组水平的显着相关性。这些零星的发现,如同在茫茫星海中试图用肉眼分辨几颗黯淡的星辰,无法构成有意义的星座图样。陈醒面对着全息屏幕上那些散乱无章的数据点,眉头紧锁。他坚信生命体与灵子架构存在内在关联,但通往这关联的遗传学路径,似乎比想象中更为幽深和曲折。
“我们是不是找错了地方?”一次团队内部进展回顾会上,一位年轻的生物信息学家有些气馁地提出,“或许‘灵子响应’这种极端复杂的性状,根本就不是由几个主要基因控制的,而是由成千上万个微效基因共同作用,以至于我们的统计效力无法捕捉?”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略显焦灼的气氛。巨大的投入和期望,正面临着颗粒无收的风险。
就在这时,苏青竹提出了一个被多数人忽略的细节。“大家还记得林风在路过主控室时,对那些基础能量符文图案产生的‘熟悉感’吗?”她调出了当时的记录,“这种前意识层面的、近乎直觉的反应,可能并非源于负责逻辑分析的脑区,而是一种更底层、更原始的神经机制。那么,调控这种机制的遗传基础,是否也可能隐藏在基因组中那些更古老、更基础的‘非编码’区域呢?”
她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迷雾。陈醒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全息屏幕上的基因组图谱。那上面,代表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区域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而广袤的、曾被标记为“垃圾DNA”的非编码区域,如同未被探索的黑暗大陆,沉默地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
“我们一直聚焦于编码基因,认为功能必然源于蛋白质。”陈醒的声音带着一丝醒悟后的激动,“但生命的设计,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精巧和……‘经济’。那些我们视为垃圾的、冗余的序列,或许正是承载着生命与宇宙底层能量架构对话密码的真正宝库!”
他立刻转向张云帆:“云帆,立刻调整分析策略!将GWAS的分析重点,从蛋白质编码区域,扩展到全基因组范围的非编码区。特别是那些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可能具有调控功能的区域,比如——”他顿了顿,回想起近期阅读的关于非编码DNA的最新文献,“比如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序列、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以及那些已知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密集的区域。”
这是一个计算量极其庞大的决定,意味着要将分析的数据量提升一个数量级。但张云帆没有丝毫犹豫,她扶了扶黑框眼镜,眼中闪烁着技术挑战带来的兴奋:“明白!我立刻重新配置计算资源,优先扫描非编码区,重点关照那些‘垃圾’场!”
接下来的几天,LIR-Lab的核心计算集群满负荷运转,散热风扇的嗡鸣声成了实验室不变的背景音。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在那片曾被忽视的遗传荒漠中,能否掘出期待的甘泉。
第三天凌晨,陈醒和苏青竹被张云帆一个紧急通讯叫到了控制室。张云帆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疲惫,指着主屏幕上一条刚刚生成的曼哈顿图。
“找到了!显着性峰值!超出了全基因组显着性阈值!”她的声音因兴奋而有些沙哑。
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曼哈顿图中,每一个点代表一个SNP与表型的关联程度。此刻,在人类第7号染色体的一段长非编码区域内,一个异常尖锐高耸的峰值,如同埃菲尔铁塔般矗立在平坦的数据平原之上。
“位置?”陈醒急促地问。
“7号染色体,q36.1区域。”张云帆快速操作着控制台,调出该区域的详细注释,“这是一个典型的‘基因沙漠’区,周围数十万个碱基对内,没有任何已知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但是……这里密集分布着一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亚家族——根据最新的注释标准,属于MER11-G4亚家族的残余序列!”
MER11-G4!陈醒和苏青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们之前阅读过相关文献,知道这是灵长类基因组中一种较年轻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其序列在人类进化中表现出活跃的调控功能演化。
“关联性最强的SNP,就落在一条MER11-G4序列的一个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内部!”张云帆放大了序列结构,“这个LTR区域,已知富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而我们的关联SNP,恰好位于一个SOX转录因子家族的潜在结合模体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灵飞经:中微子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