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离开延边,在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致从朝鲜族风情浓郁的边境风光,逐渐过渡到更典型的吉林省中部地貌。当“吉林”的站牌出现在眼前时,一种 沉稳、大气而又不失灵秀 的城市气息隐隐传来。
吉林市,这座中国唯一一个与省同名的城市,曾是吉林省的省会。它没有哈尔滨那般浓烈的异域风情,也不似延边那般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更像一位 底蕴深厚、气度从容的世家子弟,静静地坐落在 松花江 畔。
楚凡在靠近 松江中路 的地方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推开窗户,清冽的江风便涌入房间,带着湿润的水汽。不远处,便是蜿蜒流淌的松花江,尽管已是严冬,但这段流经市区的江面却因上游丰满水电站的放水,并未完全封冻,江面上雾气蒸腾,构成了着名的 “吉林雾凇” 形成的独特条件。
安顿好后,他立刻沿着松江路行走。江岸被装扮成冰雪乐园,各式冰雕雪塑在阳光下晶莹剔目。而对岸的树木,尤其是垂柳,因着江面弥漫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枝头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这便是“雾凇”了。虽然不是最佳观赏时节,但那玉树琼枝的景象,依然给这座北国江城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诗意。
第二天,楚凡起了一个大早,专程前往 雾凇岛 。虽然岛上最佳的雾凇景观需要特定的天气条件,但他想近距离感受这片孕育奇观的土地。清晨的松花江畔寒气逼人,江雾如轻纱般笼罩四野,岸边的树木都成了洁白的珊瑚状,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仿佛步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他看到一个摄影爱好者架着相机,耐心等待着光线最美的时刻。这份因自然造化而生的、短暂而极致的美,成为了吉林市递给他的第一张名片。
下午,他从江畔转向山峦,去了 北山公园 。这座古老的公园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他沿着覆雪的石阶向上攀登,参观了 关帝庙 、 药王庙 和 坎离宫 等古建筑。古刹钟声悠远,檐角的风铃在寒风中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与山下城市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山顶的 揽月亭 ,可以俯瞰整个吉林市区的景象,松花江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傍晚,他品尝了吉林的特色美食 煎粉 。用地瓜淀粉制成的粉块,在铁板上煎得外焦里嫩,淋上麻酱、蒜汁、辣椒油等调料,口感独特,味道浓郁,是本地人喜爱的小吃。
行走在吉林市的街头,楚凡能感受到一种 历史的沉淀与生活的从容 。它不像有些城市那样急切地展示自己,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在松花江的雾气里,在北山的风铃声中,慢慢品味。
回到旅馆,他翻开笔记本,画下了雾凇装点的江岸,画下了北山古寺的飞檐,画下了那碗热气腾腾的煎粉。
他写道:
“从延边的异域风情,来到吉林市的北国江城,仿佛从一首热烈的阿里郎,转入了一阕舒缓的古典乐章。
松花江的雾凇是自然的馈赠,如梦似幻;北山的风铃是历史的余音,清越悠长。
这座城市,将大江的灵秀与古刹的沉静完美融合,气质内敛而丰厚。
一碗普通的煎粉,藏着本地生活的踏实与滋味。
吉林市,你不张扬,却自有格局。明天,我将更深入地走进你的街巷,聆听更多关于江城的故事。”
合上笔记本,窗外松花江的夜色静谧,对岸的灯火在江水中投下摇曳的光影。楚凡知道,这座江城的故事,才刚刚向他揭开一角。他的旅程,因吉林市这一站,而增添了一份古典的诗意与沉稳的气度。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徒步记录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