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过得平淡,给大家说,明天都不用来,下周一左右才有机会,队伍就散了。
晚上回去,和三哥三嫂告知了最近的股票情况,说自己账户盈利已经达到16万多了,基本上出租车的钱已经有了,他俩都很高兴。
杨志才还特地提到三哥多注意吴哥的为人处世,到时出租车运营还得请人,到时看吴哥适合不。
三哥说,他也想到这一点,自己晓得怎么相处。
给三哥他们说,明天不去股市,要休息一下,早饭可以晚点。
另外,也给三嫂说了,自己办公桌右侧下面,第二个格子放了3500块钱,如遇急用可以随时拿即可。
现在他几乎不用钱,口袋有几百块钱已足够零用。
第二天早上,不到8.30,杨志才还是起来了,关键是想睡懒觉睡不着啊!
三哥两人也在客厅里说话,见他起床,赶紧张罗早餐。杨志才洗漱完,饭已上桌了。
三哥说,待会儿吴哥带他去买传呼机,问杨志才去不?杨志才想了想,决定不去,把当老师的机会留给吴哥。
前世杨志才在一本书上看过一段总结,说人有三大弱点。1,好为人师;2,同情弱者;3,害怕未来。他觉得这里面既有褒义,也确实含有贬义。
大善之人是品德高义;可是骗子常常利用这人性的弱点无往而不利。
这三点你若细品,是能琢磨出一些道理来的。
看着三哥穿的衣服,杨志才这才想起,忘了提醒三嫂了。
于是从房间里又拿了1000块钱出来,告诉三嫂,有空到新修的步行街附近逛逛,给三哥和她自己,还有5.1要过来的恒夏和思颖买几件衣服,毕竟进城了,服装也要渐渐跟上。
这个事不要急,买东西多看几家,就能选出好的来。
三嫂说她有钱,杨志才说 大家都是一家人,做弟弟的现在能挣钱了,就不要说见外的话。
月底分钱了,大嫂过来,还得给她们和父母买。三嫂这才收好钱,表示多看看,觉得好再买。
和三哥一同出门,由于主要路线在新买的交通图上已记牢。他也不担心,所以出小区后杨志才就与三哥分别了。
穿过公园,慢慢地看着四处行走的人们,才向新华书店走去。
纸和墨已经差不多用完了,还得添上。
这次买了200张毛边纸,一得阁的墨也买的一斤装的,后面又在书店买了梭罗着《瓦尔登湖》,和《文心雕龙》(古文版),这都是前世他喜欢的书籍,所以想有空再读读。
如果后面有时间《史记》(古文版)也可以买回来,杨志才觉得:司马迁这本书要是读懂了,学会了,人生怎么也能成为赢家!
杨志才前世的古文功底就很好,他尤其喜欢看《史记》、《资治通鉴》这类的书,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些名着里面,熠熠生辉的闪烁着古人的智慧,对于出生贫民之家的杨志才来说,无异于前行方向的指路明灯。
以他的古文水平,加上文科的历史造诣,大二时候才勉强通读了《三国演义》,明白了其中宏大的历史演进场面,各种智计百出,不同奇人名士的风采,以及“舌战群儒”诸葛丞相的口才与智慧,还有“事必躬亲”的用人局限性等。
不像现在,初中生都要求熟读四大名着。杨志才有时在想,学个章节节选已经不错了,这么小的孩子,能明白书中深刻的内涵吗?
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读书,往往会打击他们成年后再次深读的兴趣(个人浅见)。
一来一往,等杨志才回去的时候,已经差不多11点了。三哥已经回来,正在摆弄传呼机,知道花了560,应该还不错。
两个人交换了号码,又让三哥以后得准备个小本记录各种电话号码,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当老板的人了,人际关系得慢慢储备起来。
吃过午饭,三哥要去练车,三嫂接受杨志才的建议,准备四处侦查,货比三家,到时候好下手买衣服。
杨志才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就靠在床头翻看《瓦尔登湖》,好久没看这本书。整个下午,他都沉浸在梭罗的世界里。
看瓦尔登湖澄清的湖水,看小动物们的怡然自得的状态,也随主人公对现代文明入侵土着文明的愤怒而不满,甚至梅花鹿在猎人枪声中,映入湖水里眼睛中的慌乱都让人心悸 ,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得到荡涤。
关于 作者梭罗终身未娶,鉴于他隐居两年半所作《瓦尔登湖》的哲学高度,杨志才并不相信,所谓梭罗日记里面记载的狗血爱情故事。
更愿意相信《北大学报》一位学者考证的:一位极其美丽的17岁少女来他家做客,他和哥哥不约而同地,爱上了这位女孩,但是都没有表达,三人一同到后山游玩,就在女孩回萌一笑间,定住了时光。
可是女孩无意中被针叶叶片划中手指,三天后,女孩死于败血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