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的日头,已褪去清晨的微凉,悄悄攀爬上天空的中央。阳光穿过云层时,还带着几分热烈,可一旦落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上,便被层层叠叠的枝叶滤成了温柔的碎金。那些金箔似的光,透过窗棂洒进客厅,落在木地板上,落在沙发扶手上,也落在妮妮刚翻出的棉T恤上——那是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色T恤,领口处被岁月磨出了细碎的毛边,像被时光亲吻过的痕迹,却是妮妮最珍视的物件。
从前在广告公司加班到深夜,她总穿着这件T恤。棉料柔软得像云朵,贴着皮肤时,能悄悄裹住一整天的疲惫,连敲键盘的指尖都觉得多了份暖意。她慢慢套上T恤,又从衣柜底层翻出条浅卡其色牛仔裤,裤脚卷到脚踝,露出纤细的脚踝,踩着光脚走到窗边。风从半开的窗缝里溜进来,带着槐树叶的清香,拂过脚踝,凉丝丝的,像谁的指尖轻轻挠了挠,让她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老房子的陈设简单得很,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客厅角落的老座钟、靠窗的书桌,还有那张铺着碎花布的旧沙发,静静守着这方寸天地。妮妮从阳台取来半干的抹布,蹲在老座钟前,指尖轻轻拂过木质外壳上的细尘。木纹里藏着岁月的印记,深浅交错,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擦着擦着,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座钟——也是这样的深棕色木壳,钟摆晃起来时,也是这样沉缓的“咔嗒”声,像时光在耳边低语。
那时外婆总坐在座钟旁的藤椅上,手里拿着针线,阳光落在她银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盐。外婆会边穿针边跟她说:“钟摆不慌,日子就稳。”那时候她年纪小,总觉得外婆的话太“慢”,心里满是对大城市的向往,盼着快点长大,快点逃离小镇的宁静,去追逐那些快节奏的“精彩”。可如今在大城市里摸爬滚打了几年,被没完没了的加班和改不完的方案压得喘不过气,才终于懂了外婆话里的深意——原来日子不是越快越好,慢一点,才能看见窗台上绿萝的新叶,才能闻见巷子里飘来的槐花香,才能接住那些藏在细碎时光里的温柔。
擦完座钟,妮妮起身走到书桌前。书桌上摊着那本浅灰色的笔记本,封面干净得像片未被惊扰的云,旁边还放着几本从巷尾二手书店淘来的旧书。书页已经泛黄,摸起来带着旧纸特有的粗糙质感,却让人觉得格外安心。她随手拿起一本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指尖轻轻翻动书页,油墨的香气混着旧纸的味道,慢慢漫进鼻腔,像一杯温好的茶,熨帖着心底的浮躁。
翻到第三十七页时,一行娟秀的小字忽然撞进眼帘——是用蓝墨水写的批注:“四月,见蔷薇开,甚喜。”字迹有些褪色,却依旧能看出书写者当时的欢喜。妮妮的指尖轻轻抚过那行字,忽然觉得像是在和一位素未谋面的故人对话。对方在四月的春光里,遇见了满架盛开的蔷薇,把心动写在书页间;而自己在八月的槐影下,守着老座钟的“咔嗒”声,把安稳藏在时光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却因为这行小字,有了跨越岁月的共鸣。原来有些美好,从来都不会被时光冲淡,只会在文字里,悄悄传递给下一个懂它的人。
“嗡嗡——”沙发上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打断了妮妮的思绪。她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出“妈妈”的名字,还有视频通话的请求。指尖还带着旧书的温度,她轻轻划开接听键,妈妈的脸立刻出现在屏幕上。妈妈的头发比上次视频时又白了些,眼角的皱纹也深了点,可眼神里的担忧,却依旧像从前一样,浓得化不开。
“妮子,最近怎么样?早饭吃了没?”妈妈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带着点家乡的口音,像一碗温好的粥,暖得人心尖发颤。“刚喝了粥,挺好的。”妮妮笑着把手机转向窗台,让妈妈看那盆绿萝,“你看,我养的绿萝又长新叶了,嫩得能掐出水来。”妈妈凑到屏幕前,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嘴角慢慢勾起笑意,可很快又叹了口气:“你呀,以前在公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现在倒有功夫养花了。”
顿了顿,妈妈还是忍不住问起了工作:“对了,工作找得怎么样了?要不要妈托你王阿姨给你打听打听?她儿子在国企上班,说不定能帮上忙。”妮妮脸上的笑容淡了点,却还是轻声说:“不用啦妈,我想再歇阵子,不急。”她知道妈妈是担心她,怕她“闲”久了会焦虑,怕她在大城市里受委屈。可她真的不想急——以前总被“要上进”“要优秀”的念头推着跑,连停下来喘口气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如今终于有机会慢下来,她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也好好看看自己。
屏幕里忽然传来爸爸的声音,带着点憨厚的笑意:“让孩子自己做主,她累了这么久,歇够了自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妈妈瞪了爸爸一眼,却还是软了语气,对着屏幕叮嘱:“那你照顾好自己,别总吃外卖,多煮点粥喝,养胃。天气热了,记得开空调,别中暑。”妮妮一一应着,直到妈妈挂了电话,才轻轻叹了口气。手机屏幕还亮着,映出她的脸,眼神里没有了从前的疲惫,多了份安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静的妮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静的妮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