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时间:2031年9月30日,清晨)
郑毅站在“荧惑”(神州火星1号基地的正式名称)中心控制塔的最高层观测廊内,透过高强度复合玻璃,眺望着穹顶之外那片正在缓慢改变的世界。
作为国安局出身,曾因早期接触并评估万一乐及其带来变革而得到重用的他,如今是这座庞大火星基地的实际负责人。
虽然基地的管理委员会由神州主导,GGA、美洲联邦和欧亚共同体拥有投票建议权,但日常的统筹运营,落在他这位既熟悉超自然力量背景又精通现代管理的“跨界”官员肩上。
他也已经炼心七重后期,有生之年,该可以到炼心九重。锻体四重,接触锻体时已晚。
据“澄心”app上神州2028年9月发表的一份有关修行的报告《人类修行和年龄相关的研究》指出,最好的炼心、锻体年纪当从12岁开始接触,真正测定天赋、选定道路、深入修行当从15岁后上大学开始。
最晚30岁开始锻体,否则肉身潜力耗尽,难以到达九重圆满,27~28岁则是最晚接触锻体以突破超凡的时间。
八年了。
距离神州率先突破并大规模应用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过去了八年。
而向全球通过GGA公开此项核心技术,也已有五年光阴。
这五年,是人类文明真正迈向星辰大海的加速期。而火星,作为离地球最近且环境相对“友好”的类地行星,成为了这场大迁徙的前沿阵地。
他来这儿也已经五年多了,自从荧惑建成后,便由上级调令至此。
清晨的“阳光”透过稀薄的火星大气,将基地外广袤的荒漠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但与几年前死寂的赤红不同,如今,在视线所及的远方,靠近基地边缘的巨大工程阵列区域,空气因热量而微微扭曲。
那是数台如同山峦般巨大的“大气改造塔”正在全力运行。
它们以基地核心的2座“燧人氏”级聚变反应堆提供的近乎无限的能源为动力,驱动着复杂的地球化学循环模拟系统。
通过精确调控的微波照射、催化剂喷洒以及局部能量场干预,这些巨塔持续不断地从火星富含CO?的大气(占96%)中剥离碳原子,释放出氧气,同时利用提取的碳与其他元素合成有机物或封存。
内部各有三个玄武军小队驻守,都是八锻领衔,全员七锻后期乃至圆满的玄武军精英。
尽管进程缓慢,但郑毅手腕上的环境监测器显示,基地周边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地表平均气压,已从最初的不足地球的1%,提升到了约8%!平均地表温度也提升了近10摄氏度。
虽然对于不穿防护服的人类而言仍是绝境,但一些特别培育的、能够耐受极端环境和辐射的藻类和地衣,已经开始在基地外围的特定试验区顽强地生存、繁衍,为这片死寂的土地涂抹上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的绿意。
生活方面,“荧惑”基地早已实现了高度的自给自足。
穹顶之下,是错落有致的生态农业区,垂直农场和水培系统在人工光照和精准养分调控下,年产各类蔬菜、水果和主食足以满足基地数万人口的需求,甚至还有余量支援其他基地。
封闭循环的水处理系统让每一滴水都得到数十次的有效利用。畜牧业则主要以组织培育的人造肉和昆虫蛋白为主,高效且环保。
资源采集更是火星生存的王牌。
郑毅的视线掠过观测廊下方如同钢铁丛林般的工业区,那里,数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日夜不休。
利用聚变能源驱动的高温电解和微波裂解技术,将火星大气中的CO?和土壤(富含氧化铁、硅酸盐)作为原料,大规模生产着维持基地运转和未来扩张的生命线——火箭燃料(液氧、甲烷)、建筑材料(高强度陶瓷、铝合金、玻璃)、化工原料以及肥料。
真正实现了“火星资源,火星利用”,除了初期投入和极少数地球无法替代的高精尖设备或特殊样本,早已无需从地球进行大规模物资运输,成本降低了何止百倍。
他转身走回办公室,巨大的弧形办公桌上悬浮着数个全息光幕。
其中一个显示着与地球网络的实时连接状态,得益于建立在拉格朗日点和中继卫星上的量子通讯网络,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数据传输延迟虽然仍有数分钟到二十多分钟不等(取决于轨道位置),但带宽和稳定性已远超以往,足以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大规模数据交换和远程协同科研。
另一个光幕上,则实时显示着基地核心——那台代号“河图”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群的运行状态。
数以万计的量子比特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中并行运算,处理着从基地环境调控、工业生产优化、航行轨迹计算到对“星火大道”修行数据模拟等海量信息,是整个基地名副其实的“大脑”。
郑毅熟练地调出一份关于工业区最新成果的报告。报告重点提及了两项依托聚变能源极致表现而诞生的尖端制造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命菩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逆命菩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