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卡灵顿的训练课再次呈现出了一幅令人费解充满了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画面。
高仇向没有让球员们进行任何技战术演练,反而把他们按语言分成了几个小组。
“葡萄牙语小组!出列!”
鲁本·迪亚斯、帕利尼亚、努诺·门德斯、维蒂尼亚·费雷拉以及拉斐尔·莱奥,几个人站成一排。
“从现在开始,进行大分贝防守交流训练!我要求你们的吼声,要充满C罗式的霸气和菲戈式的古典!声音要能穿透云霄,让五十米外的对手听见后,产生一种‘我家后院被葡萄牙海军登陆了’的错觉!开始!”
于是,训练场上空,开始回荡起一连串充满了弹舌音激情四溢的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指挥官!托纳利!”
“到!”
“你的中场调度指令,不能像是在点菜!要有马尔蒂尼的沉稳,有加图索的狂野!想象你不是在传球,你是在指挥罗马军团!去吧,我的凯撒!”
“荷兰语自由人!德容!”
“是!”
“用你们荷兰人的那种充满了空间感和几何美的语言,去迷惑对手!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踢球,而是在欣赏一幅蒙德里安的抽象画!”
“西班牙守护者!德赫亚!”
“……”
德赫亚看着老板那狂热的眼神,默默地后退了半步。
“你们的任务,就是在球场上建立一套前无古人的用多种语言进行实时加密和解密的……‘巴别塔’通讯系统!”
“当对手听到我们在场上用四五种语言同时呐喊时,他们的CPU会因为无法处理如此复杂的信息流,而直接过载烧毁!”
高仇向张开双臂,神情癫狂而陶醉。
“我们将用语言,构筑起一道精神层面坚不可摧的叹息之墙!”
助理教练们面面相觑,最后只能在战术板上无奈地记下了这条最新的训练项目:
“巴别塔计划:多语种声波战术干扰训练。”
曼联,正在朝着一个越来越奇怪的方向一路狂奔。
……
六月的伦敦,夏意渐浓。
英超重启后的第一场焦点大战,曼联客场挑战穆里尼奥的热刺。
白鹿巷球场,这座耗资十亿英镑打造的现代化圣殿,此刻却像一座被遗弃的巨大航站楼,空旷、安静,甚至透着一丝诡异。
没有歌声,没有嘘声。
你能听到的,只有足球被踢中的闷响,球员粗重的呼吸,以及……主教练在场边的咆哮。
穆里尼奥,依旧是那个穆里尼奥。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场边焦躁地踱步,嘴里用他那标志性的葡萄牙语指挥着球队的防线。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遇到了对手。
一个……在“嗓门”这个领域,比他还要不讲道理的对手。
每当热刺的球员,比如孙兴慜或者哈里·凯恩拿球时,他们耳边就会响起一阵堪比环绕立体声音响,充满了精神污染的多语种噪音。
“Fecha a linha!!! Rápido!!!”(葡萄牙语:封锁线路!快!!)——来自鲁本·迪亚斯的咆哮。
“Scala! Scala! Uomo dietro!”(意大利语:压上!压上!小心身后的人!)——来自托纳利的怒吼。
“Druk zetten! Nu!”(荷兰语:施压!现在!)——来自弗伦基·德容冷静而致命的指令。
“?Sal! ???No tan profundo!!!”(西班牙语:出来!别缩那么深!!!)——来自门将德赫亚声嘶力竭的警告。
热刺的球员们彻底懵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踢球,像是在联合国总部参加一场气氛紧张的多边会谈,而且还没有同声传译。
但高仇向的“抽象战术”,远不止于此。
他真正的大杀器,是对“五个换人名额”这个新规则堪称变态级别的理解和运用。
比赛一开始,高仇向就排出了一套由拉什福德、莱奥和格林伍德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22岁,堪称“青春风暴”的锋线三叉戟。
他的战术指令只有一个:
“跑!就当这是你们职业生涯的最后四十五分钟!把你们的肺跑炸!把你们的能量条,全部给我清空!”
于是,从第一秒钟开始,曼联的球员就像一群被打了兴奋剂的猎犬,对热刺的后防线展开了疯狂不计后果的全场紧逼。
穆里尼奥的球队被这突如其来完全不符合常理的踢法,搞得狼狈不堪。
他们习惯了稳扎稳打,习惯了先立足防守再图谋反击。他们从没见过,哪支球队会在一场强强对话的开局阶段,就进行如此剧烈的体能消耗。
上半场,曼联凭借格林伍德的一脚禁区外远射,取得了1-0的领先。
而代价是,当中场哨声响起时,那三位年轻的前锋几乎是瘫倒在了草坪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电视评论员正在煞有其事地分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曼联搞抽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曼联搞抽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