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旁,茶香袅袅,楚河汉界之上,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展开。
林正源执红先行,林向东执黑后手。
这三盘棋,与其说是娱乐,不如说是林正源对这位声名鹊起的本家晚辈的一场精心“面试”。
第一盘,林向东落子如飞,棋风诡谲,完全不像他自称的“业余爱好”。
他弃马陷车,剑走偏锋,一招“送佛归殿”的冷僻布局,险些在中期就撕开林正源的防线,让久经沙场的老部长都惊出了一身细汗。
林正源凭借深厚的功底和全局观,好不容易稳住阵脚,最终以微弱的优势险胜。
他摘下老花镜,擦拭着,看似随意地问:“向东,这路数,可不像稳扎稳打的生意人呐。”
林向东谦逊地笑笑:“在叔公面前不敢藏拙,偶尔也想出奇制胜,让您见笑了。”
林正源心中已然有数:此子胆大,善于冒险,不按常理出牌。
不过,也正是因为胆大,所以,才能在19岁拥有如此的成就。
第二盘,林向东仿佛换了个人。
他步步为营,运子如绵里藏针,构建起一道看似平和却密不透风的防御体系,与林正源拼起了内功和耐心。
他不再追求速胜,而是在细微处积累优势,几次精妙的兑子,都让林正源感到棘手,局面一度陷入胶着。
直到残局阶段,林正源才凭借一记妙手,抓住林向东一个极其微小的疏漏,艰难取胜,可谓“棋差一着,惜败”。
林正源看着棋盘,缓缓道:“这一盘,倒是沉得住气。”
他意识到,林向东不仅敢冒险,更懂得忍耐和布局,收放自如,这份心性远超同龄人。
第三盘,林正源决定加大压力,一改之前的稳健,执红棋发动了疾风骤雨般的猛攻,双车炮过河,直逼九宫,试图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林向东的意志。
面对泰山压顶般的攻势,林向东初时确实左支右绌,防线岌岌可危,额角也渗出了细汗。
但他眼神依旧冷静,不见慌乱,在极限压力下,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抗压能力和韧性,通过一连串精妙的防守和解围,不仅逐渐稳住了阵脚,更在看似绝对的劣势中,暗藏了一记反击的杀招。
在最后关头,他一步暗度陈仓,险些偷袭击败林正源,直到林正源放弃进攻,回师救驾,才堪堪化解。
虽然最终还是林正源赢了,但过程之惊险,让他都感到后怕。
三盘终了,林正源没有立刻收拾棋子,而是深深地看着林向东,目光中带着欣赏。
“向东啊,”他意味深长地说,“你的棋,很有意思。有年轻人的锐气,也有不符合你年龄的沉稳和老辣。攻时如烈火,守时如磐石,逆境中还能保持清醒,寻隙反扑……你出社会打拼,看来历练得非同一般啊。”
林向东微笑着,他知道,这三盘棋,他已经成功地让这位前组织部长,看到了他想要对方看到的“特质”。
能力、心性以及深不可测的潜力。
……
就在林正源与林向东三盘棋毕,彼此心照不宣地品茶歇息时,一个穿着初中校服、模样清秀的少年拿着数学练习册走了进来,眉头微蹙,显然是遇到了难题。
“爷爷。”少年喊了一声。
林正源一见是他,脸上立刻露出慈祥的笑容,招手让他过来,并对林向东介绍道:“向东,这是我最小的孙子,荣光,今年刚上初一。”随即又对少年说:“荣光,这位是你向东哥哥,年轻有为,是咱们林家的俊才,你来认识一下。”
林荣光乖巧地向林向东问好:“向东哥哥好。”
林向东也微笑着回应,态度温和。
林荣光随后便将练习册递到林正源面前,指着一道几何证明题说:“爷爷,这道题要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添了好几条辅助线,还是找不到思路。”
林正源接过本子看了看,题目图形复杂,涉及等腰三角形和角度换算,确实有些难度。他看完后,并未直接讲解,而是将练习册递给林向东,意味深长地说:“向东,几何证明最考验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你来帮荣光看看,我这老思路,怕是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教学了。”
这一举动,依然是考校的延续。
棋局试其心性谋略,几何则验其逻辑的严谨与思维的创造性。
林向东恭敬地接过练习册,仔细审题。
题目中,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给出了一些角度条件,需要证明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全等。
他凝视图形片刻,脑中迅速推演了几种常见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他没有立刻说出答案,而是拿起笔,在题目原图上轻轻画了一条垂线,然后温和地对林荣光说:“小光,几何证明有时候就像走迷宫,直接穿不过去,我们就需要搭一座‘桥’……”
他指着自己刚画的辅助线,“你看,我们在这里做一条高,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对称轴,能把大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这样,很多隐藏的边角关系就浮现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