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饲料厂?”招聘经理抬起头,看向吴普同,眼神里多了几分兴趣,“你在红星厂做生产工艺员?做了多久了?”
“一年零九个月。”吴普同准确地回答,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对方似乎对红星厂的经历很看重。
“主要负责哪个环节?”
“我在生产二科,主要负责饲料的制粒、冷却、包装段的工艺监控和设备日常维护,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和产品质量稳定。”吴普同流利地回答,这是他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工作内容。
“嗯。”招聘经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继续在简历上滑动,“你对饲料生产的整个流程,从原料接收到成品出厂,熟悉吗?”
“比较熟悉。”吴普同谨慎地选择用词,“我们虽然分科室,但经常需要跨工序协作,而且厂里也组织过全线工艺培训。对于主要的原料特性、粉碎、混合、制粒、包装这些关键环节的工艺要点和控制点,我都清楚。”他没有夸大,但也力求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知识面。
“制粒……”招聘经理似乎对这个词格外敏感,他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你们主要生产什么料型?猪料?鸡料?”
“主要是猪用配合饲料和蛋鸡高峰期饲料。”吴普同回答。
“那你对颗粒料的硬度、粉化率、耐水性这些指标有概念吗?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调整工艺参数来优化这些指标?”问题开始深入技术细节。
吴普同心里一紧,但好在这些正是他日常工作接触的内容。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平时操作和向赵师傅请教的点滴:“颗粒料的硬度跟环模的压缩比、原料的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和蒸汽质量都有关系。粉化率主要看冷却器的效果和颗粒本身的坚实度。耐水性则更依赖调质熟化和环模的选择……”他尽量用专业的语言,结合自己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通过调整蒸汽压力和提高调质温度来改善颗粒耐久性,如何根据环模磨损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以保证颗粒质量等等,虽然表述上可能不如专业研发人员那么精准系统,但胜在真实、具体,来自于生产一线。
招聘经理听得很认真,不时微微点头,偶尔会插话问一两个更细节的问题,比如“你们常用的环模压缩比是多少?”“调质器桨叶磨损对熟化度影响大吗?”吴普同都根据自己的所知一一作答,有些不确定的,他就老实说“这个具体参数我需要查一下记录”或者“这部分更偏向设备维护,我们工艺员主要负责监控和反馈”。
问答之间,吴普同最初紧张的心情渐渐平复,他感觉对方不是在刻意刁难,而是在真地考察他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尤其是谈到饲料生产工艺时,他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在红星厂这一年多的积累,确实让他对“饲料”这个东西,有了远比书本上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
这时,招聘经理的目光再次落回简历上的“教育背景”栏,问道:“你是畜牧养殖专业,反刍动物营养这块,课程里有涉及吗?”
“有的。”吴普同赶紧回答,“《动物营养学》是主干课,里面有很大篇幅讲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牛生产学》也是我们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的就是奶牛和肉牛的饲养管理、营养和繁殖。”他顿了顿,补充道,“虽然毕业后没有直接在牧场工作,但理论基础还在,而且我觉得饲料生产和动物营养是相通的,尤其是在理解原料特性和加工工艺对营养素的影响方面。”
招聘经理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他放下简历,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看着吴普同,语气变得更为直接和坦诚:“吴普同,是吧?你的情况我基本了解了。不瞒你说,我们绿源公司规模不算大,主要就是做奶牛精料补充料和预混料。研发岗位,我们需要的人,既要有扎实的营养理论功底,能看懂配方,理解设计原理;又要熟悉饲料生产工艺,知道一个好的配方如何通过合理的加工实现出来,避免纸上谈兵。你这既有科班出身的理论背景,又有红星这样大厂的生产实践经验,说实话,很难得。”
吴普同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他屏住呼吸,等待着下文。
“我们公司在保定东郊,离市区有点距离,但交通还算方便。”招聘经理继续说道,“研发专员这个岗位,前期肯定需要学习过程,要熟悉奶牛的营养特点,熟悉我们的产品体系和研发流程。可能会经常下车间跟产,也要跟着技术服务团队去牧场看看,了解实际应用效果。工作不会太轻松,薪资待遇嘛……”他说了一个数字,比吴普同目前在红星厂的工资略高一些,但没有高出很多,“起步阶段是这样,后面看个人能力和贡献会有调整。你觉得怎么样?”
吴普同的大脑飞速运转。公司规模小,但他不介意,小公司或许机会更多,没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地点在东郊,虽然远,但毕竟还在保定,比望都那个村子强太多了。工作内容,既涉及研发(这是他向往的),又离不开生产实践(这是他的优势所在),还能接触到牧场应用,这简直完美契合了他当前寻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渴望!薪资虽然涨幅不大,但只要能离开红星厂那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开启新的职业路径,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人吴普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