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沙漏不紧不慢地流淌,转眼间,吴普同和马雪艳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这所更为复杂的大学,已将近一年。这一年,对两人而言,是淬炼,是成长,更是情感的深度磨合与升华。
吴普同在保定红星饲料厂的三班倒中,体会着机械重复的枯燥、职场初期的挫败,也经历了南下苏州那场惊心动魄的骗局,对社会与人性的复杂有了切肤之痛。马雪艳在高阳乳品厂的化验室里,同样面对着精细而重复的工作,适应着倒班带来的生理紊乱,更在吴普同失联苏州的那些日夜,饱尝了担惊受怕的煎熬。
然而,正是这些共同经历的风雨,让两颗原本就靠近的心,贴得更加紧密。空间的阻隔——保定与高阳那不算遥远却也不便的距离,并未冲淡他们的感情,反而让每一次来之不易的相聚都显得格外珍贵。他们像两株在岩石缝隙中努力生长的植物,根系在各自的环境里向下扎深,枝叶却顽强地向着彼此的方向伸展、缠绕。
吴普同的休息日,常常是在颠簸的班车上度过,只为赶到高阳,和马雪艳一起吃顿饭,散散步,分享一周的琐碎与心事。马雪艳偶尔轮休,也会带着她亲手做的小菜或织好的毛衣,出现在红星厂那简陋的宿舍里,给吴普同清苦的打工生活带来一抹亮色和温暖。他们的话题,从最初对校园生活的怀念,渐渐更多地转向了对现实的探讨和对未来的规划。微薄的薪水、工作的压力、原生家庭的责任、以及在保定安家的遥远梦想……这些现实的重担,他们一起扛着,互相打气,彼此支撑。
这种相濡以沫,让他们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吴普同习惯了在遇到工作难题或心情低落时,听听马雪艳温柔的开解和理性的分析;马雪艳也习惯了在感到疲惫或委屈时,靠在吴普同并不算宽阔却足够坚实的肩膀上,汲取前行的力量。他们成了彼此在陌生城市里最温暖的依靠,最坚实的后盾。
自然而然地,“谈婚论嫁”这个人生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开始频繁而又小心翼翼地出现在他们的对话中。
“等我们攒点钱,就把事办了吧?”吴普同看着马雪艳,眼神里有期待,也有对现实窘迫的无奈。
“嗯,”马雪艳总是温柔地点头,然后掰着手指头算,“彩礼什么的,意思一下就行,我妈通情达理。主要是……得有个自己的窝,哪怕租的也行,总比老是分开强。”
他们甚至开始留意保定的租房信息,看着那动辄数百的月租,再掂量掂量自己口袋里那点可怜的积蓄,只能相视苦笑,然后更加努力地工作、更节省地生活。婚姻,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爱情的归宿,更是两个漂泊的年轻人,想要在这个城市里共同搭建一个属于自己小家的郑重承诺。
这一年七月初七,七夕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也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浪漫色彩。尽管生活艰辛,但年轻人对浪漫的向往并未泯灭。
这天,吴普同正好轮休。他提前和马雪艳约好,两人在保定市区见面。没有昂贵的礼物,没有奢华的安排,就像他们大多数的约会一样,平淡却用心。他们先去看了场电影,票价不菲,但昏暗的影院里,紧紧相握的手,分享着同一桶爆米花的亲密,足以抵消物质上的匮乏。
从电影院出来,华灯初上,夏末的晚风带着一丝凉爽。街道上随处可见手挽手的情侣,卖花的女孩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两人沿着护城河慢慢走着,河水在夜色中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岸边的灯火。
“今天街上人真多。”马雪艳靠着吴普同的胳膊,轻声说。
“嗯,都过节呢。”吴普同感受着她的依靠,心里一片安宁。他侧过头,看着马雪艳在朦胧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的侧脸,一种混合着爱意、责任和难以言喻的冲动涌上心头。
走了一段,马雪艳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对着吴普同。她的眼睛在夜色中亮晶晶的,带着一丝羞涩,却又异常坚定。
“普同,”她轻轻唤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吴普同耳中,“我们……我们今天去把证领了吧?”
吴普同愣住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领证?领什么证?”
“结婚证啊!”马雪艳看着他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脸颊飞起两朵红云,“反正我们早就认定彼此了,家里也都没意见。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七夕,多好的日子啊。”
吴普同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随即被巨大的惊喜和暖流包裹。他没想到马雪艳会如此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提出如此重要的决定。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用力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好!好啊!我们现在就去!”
这个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水到渠成。将近一年的相互扶持,共同面对风雨的经历,早已将他们牢牢绑在一起。那一纸婚书,不过是给这份早已深入骨髓的感情,一个最庄重、最合法的名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凡人吴普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